“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这是明朝茶学家许次纡继陆羽《茶经》之后,中国又一部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的第一段话。
古代诸多诗词中,有许多是赞美六安茶的。其中两首最为出名,一是明朝三位名人李东阳、萧显、李士实联手写了七律赞六安瓜片:“七碗清风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日一酌中霖水?重试君谟小凤团”!二是清朝霍山县令王毗翁写霍山黄芽的:“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须采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
六安瓜片的历史渊源,多年来许多茶叶工作者寻根溯源,略有所获。较为可信的传说有二:
一是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封翅”(意为峰翅)。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籽,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二是说,麻埠附近的祝家楼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祝家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其时当地所产的大茶、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1905年前后,祝家为取悦于袁,不惜工本,在后冲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工,专拣春茶的第1-2片嫩叶,用小帚精心炒制,炭火烘焙,所制新茶形质俱丽,获得袁的赞赏。此时,瓜片脱颖而出,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故日益博得饮品者的喜嗜,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名茶。
用户评论
真没想到!六安瓜片的历史这么悠久啊,这些传说听起来就很有故事性。我之前只知道它味道好但不知道背后还有这样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后要是去旅游一定要尝尝看这神奇的滋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经常听到老人说六安瓜片的神话故事,总是觉得很玄乎,现在想想这些传说也许都有一丝真实性了,毕竟很多文化典故的产生都会有一些真实的基础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传说是挺吸引人的,感觉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让我更加想要了解一下六安瓜片的真正历史吧!不过不知道那些传说和实际情况有几分相似呢?谁知道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这些传说就有点过于神话化了,虽然故事很有趣,但我更想了解一些具体的历史记载和相关的研究结果。有些传闻的夸张说法反而让人更加倾向于接受现实世界里更真实的解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很喜欢六安瓜片的味道,口感茶香浓郁,回味绵长。看了这些传说,发现原来它的文化底蕴这么深厚,难怪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还是蛮有趣,那些奇闻轶事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不过我觉得有些说法也需要谨慎看待,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真实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六安瓜片的历史文化真是非常丰富多彩啊,这些传说让我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以后再去品尝的时候,心中就会带着更多关于它的故事回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一些历史传说的解析分析,而不是简单的讲述。这篇文章的讲解缺乏深度,让人读起来不够满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传说听起来确实很像虚构的故事,特别是那部分夸大其词的描述,感觉完全是编撰出来的。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不错,把六安瓜片的文化传承说得非常生动形象。这些神话传说展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茶叶的理解和热爱。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直接了解它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不是通过这些充满猜忌性的传说猜测真实情况。我希望看到更多基于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的历史证据。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比较认同一些说法的合理性和现实性,而有些则过于神话夸张,缺乏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阅读完此文,我对六安瓜片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这些传说部分难以考证,但我依然感悟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长河中蕴藏着很多神秘色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介绍的传说故事较为零碎,缺乏逻辑性和主线叙述。建议作者在整理时注重故事的连接和发展脉络,使文章更具连贯性和感染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关于六安瓜片的历史研究成果和实证资料,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说的解读层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传说虽然有趣,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还是更关心六安瓜片的品质和口感。我希望文章能够提供一些真实的生产工艺、品鉴方法等信息。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