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轻火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滋味很清淡?不,这是谎言!

来源: 优优
发布时间:2024-02-24 07:58:1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岩茶课堂

丨作者:李麻花

某日,听到茶友转来一个所谓“岩茶专家”一言论,说轻火岩茶喝起来很清淡,像白毫银针一样,淡的让人以接受。

呃,将轻火岩茶和白毫银针类比,此想法,别出心裁。

然,我不买单!

不论是白毫银针还是轻火岩茶,都不是清淡的!随便往它们头上扣黑帽子,麻花不答应。

何为清淡?

从词义上理解,清淡,指颜色、气味等不浓。

要说清淡,当然要把这个头衔送给凉白开。

白毫银针是否清淡,麻花不参与讨论,村姑陈自会告诉各位答案,但说轻火茶清淡,我不赞同。

对照轻火岩茶的特点,完全不符合“清淡”二字。

轻火岩茶的汤色,赤金通透,流光溢彩,置于锤纹杯当中,似钻石般的光芒,又有玉碗盛来琥珀光的美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轻火茶的汤色,不论怎么看,都美!一点也不清,不淡。

至于茶香,那更是张扬、猛烈、热情、奔放,如狂野的桑巴舞,热烈程度,足以让你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随之舞动。

这样的轻火岩茶,说它清淡,着实委屈。麻花心里估计这个所谓的“岩茶专家”又是一个大路货吧!

既然轻火茶像麻花形容的这般好,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它清淡?

思来想去,有两个原因可解释。

第一,混淆清淡的定义

如一茶友曾和麻花说:“你看,这轻火茶汤色,浅黄浅黄的,一看就没啥味道。”

听到此言论,我早已满脸黑线,头上的乌鸦都绕树三匝了。

茶汤颜色浅,不代表没有滋味,看那质地好的翡翠,还不是要通透,透明度高,水头足。要是浑浊、颜色深,还未必是好的。

同理,岩茶并不是颜色越深,越有味道。如那白鸡冠,本身品种特点,即便做成较高火功的茶,汤色依旧浅浅的,而不是浓妆重彩。

请抛弃根据判断茶汤浓淡的做法,这将会误导我们喝茶。难道以后让我推荐各位喝滋味丰富的茶,全都要选择颜色深红的高火茶?咦~不靠谱的事儿,我才不干!

第二,茶品质不好,本身内质不足

另一种可能,茶友喝到的轻火茶,内质不足。

如,还未达到采摘标准,早早地采茶制作。

未符合采摘标准的茶,如不足月出生的小娃娃,在母体内营养物质跟不上,天生孱弱,只能先养在保温箱里。

未足月做的茶,喝着自然觉得清汤寡水,没有半分滋味,舌尖上的味蕾无法充分感受茶汤的滋味,如同被稀释一百倍的果汁,没有一点儿果味。

真正生长期足、采摘达标、制作工艺得当的轻火岩茶,喝起来鲜、香、甘、活、醇。

如去年那泡莲花峰产的黄观音,将轻火茶的特点,演绎地十分到位。

轻火黄观音,因轻焙火,未完全破坏茶叶中的氨基酸,茶香、茶汤中还保留着“鲜”的感觉,不似高火茶,失去了植物最纯真的感官体验。

轻火黄观音的香,如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枝丫硬朗,百花齐放。

闻香,某种清甜的花香扑面而来,如一个软绵绵的拳头,柔柔的落入鼻腔中。

而后,如兰似桂的花香紧随其后,展开二次香气攻击。大脑发出信号,身心即将沦陷。

最后,似栀子花一般的甜香,如台风过境一般,汹涌澎湃,不留一丝喘息的空隙。这些香气,彻底把我们砸懵圈,只好缴械投降。

咽下茶汤后,清甜感在口腔中泛开,如同啃甘蔗后的清甜,在茶汤的刺激下,唾液腺开始快速运作,生津感跃然而出。

有了山场的加持,即便是轻火黄观音,汤水里的醇厚感,依旧能给到三分(满分五分,三分属于中等,不算低)。

轻火岩茶,与生俱来有一股“野蛮劲”,待茶友们喝过高品质的轻火茶后,便可知晓这股野蛮劲,究竟是何滋味。

很多以老茶客自诩的茶友,往往眼高一等,瞧不起轻火岩茶的存在。

但轻火茶,是新时代的产物,是顺应市场呼声而诞生的茶,是岩茶圈的小鲜肉,新生力量。

轻火茶存在的价值,有两点。

第一,满足不同人群喝茶需求

轻火茶未问世前,对于新茶友而言,喝岩茶是一件挑战性极强的事儿。

传统岩茶,火功较高,带有一定的烟火气,此口感,新茶友难以接受。喝到嘴里,仿佛被浓烟熏过,大大降低了喝茶的愉悦感。

但轻火茶出现后,一改传统岩茶火功高的局面,成功解决新茶友入门难的局面。

有了轻火岩茶的助力,新茶友可快速接受岩茶,跻身岩茶爱好者行列。

第二,轻火岩茶打响新茶第一枪,解馋

若是轻火茶不存在,我们喝到岩茶的时间,将要往后延续若干个月。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有了轻火茶的存在,我们可在六月,率先结束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以解相思之苦。

在轻火茶的陪伴下,等待中足火茶上市,才不至于变得枯燥、乏味。

轻火茶,一款茶界争议不断的茶,有人大喜,有人不屑。

说句公道话,我们要学会用包容的眼光去看待轻火茶,它的存在,确实解决了很多人喝茶的苦恼。

若是做一个小小的统计,估摸有不少茶友,都是从轻火茶开始入门!

始于轻火茶,陷于中足火茶,忠于武夷岩茶,才是喝岩茶的正确打开方式。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