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炭焙/古法炭焙/过去的岩茶是怎么焙的

来源: 巧巧
发布时间:2024-02-27 21:00:22

大家好,关于传统炭焙/古法炭焙/过去的岩茶是怎么焙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传统炭焙/古法炭焙/过去的岩茶是怎么焙的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在喝武夷岩茶时,“传统炭焙”、“古法炭焙”等说法会被反复提起,拿起商家介绍的传统焙法的岩茶一看,叶底黑化,有一股焦味,喝起来很苦,基本没有茶香。

这让麻花心里犯嘀咕,“传统、古法”听起来就是很高级很有智慧的手艺,怎么茶叶喝起来跟想象差距这么大呢?

我们有听过传统炭焙是把岩茶一次焙到位、一次焙成型,因为过去物资、人力匮乏,没有办法像现在人花二十几个小时文火慢炖岩茶,一年还要反复炖三次。

究竟过去的武夷山人是怎么焙茶的?

如果只是生硬地说“用高火一次焙成型”相对片面,而且被商人拿去当做卖点会让茶客们对“传统炭焙”有了误解,让人觉得传统炭焙等于焦苦与炭化,这并不是好事。

首先,过去焙茶可以肯定的是用炭焙,过去没有电没有机器,只能用炭了。

问了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师傅,当时对木炭的选择没有太讲究,就是砍了山上的杂木烧成炭来用。

至于打焙的方法,有两种,暗焙和明焙。我们来普及一下这两种焙法。

暗焙是先把炭堆好,从炭堆的面上点火,火从顶部往下烧;明焙是铺一层炭先烧透,再铺一层炭上去压紧,火从下往上烧。

暗焙工序简单,但是烧炭过程中出现杂味,明焙是一层一层往上盖,烧得透,炭压得更紧实,工序复杂,十来个焙坑要花一个早上才能打完明焙。

过去的打焙方式用的是明焙,据老师傅说,当时也没有现在明焙这么讲究,只是底下一层炭烧完,又添了炭火上去,好比炉灶生火那样。

回忆起过去的焙茶方式,几个老师傅说到的点还是吻合的。

一个老师傅是在自己家里做茶,他说当时做完青,直接用炭火走水30%,经过挑拣,再炭焙到五六分火,并没有用高火一次焙成型。

他解释道,“那时候统购统销,茶叶站收购的是半成品茶,据说大多数茶叶是送到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他们还会做进一步加工。”

这位老师傅反复强调,“我们焙的就是轻火茶,如果火功焙足了,他们是不收的。”

还有一个老师傅过去是在岩茶村生产队做茶的,他记得当时焙茶时有根据茶叶品质分门别类,主要分成上堆、中堆和下堆,上堆为好,下堆为差,焙火时会根据不同的堆头进行调整。

手工揉制完的茶直接铺到焙笼上烘烤,这时候茶叶里的水分还挺多,需要经常翻动焙笼里的茶一直到烤干,再送去给女工拣剔,挑拣完直接开始炭焙。这样做茶节奏紧凑,主要是为了节省炭火。

至于这道火焙到什么程度,这位老师傅跟其他几位说的相差无几,当时也没去测量炭温多少,记得是焙五六个小时结束,基本就是轻焙火,茶叶不吃火。

从几位老师傅说的情况,我抓住了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就是茶叶在进入国有茶厂前经过一道焙火了。

之前我们在了解统购统销年代做茶时,有个误区,以为茶叶站、国有茶厂收购的是毛茶。

毛茶是没有拣剔过的茶,还属于岩茶粗制环节,后续要把黄片、茶梗挑拣干净,再进行炭焙精制。

但是茶农家里或是生产队里做的茶,都经过了挑拣和一道轻焙火,并不能算是毛茶了。

放到现在来看,轻火茶也有在市面上流通了,也算成品茶了。

有个老师傅比较了解当时的情况,他说“这些轻火茶到了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后,会继续烘焙,一般会焙成高火茶。因为出口到国外是用船运,在海上一走就是大半年,火也可以退下来了。”

了解一番武夷山过去做茶特别是茶叶烘焙的情况和细节,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传统炭焙并非一次焙火成型,至少有分了两次,农户自家或生产队一次轻焙,到国有茶厂后又一次焙火。

其实仔细想想也对,拣剔过的毛茶含水量偏高,直接放进160度以上的焙笼,很容易烤焦,就像青菜倒入沸腾的油锅,要迅速翻炒才行。经过一道轻焙火让茶叶进一步干燥后,再加温炭焙才比较合理。

至于茶叶到了精制茶厂或是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后,内销的茶不会焙得太重,出口的茶基本是高火茶,现在还能接触到从东南亚一带回流的有二十多年历史的老岩茶,从油黑发亮的干茶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火功不低。

传统炭焙可能大多是重焙火的茶,放到目前来看也许并不适合现在人的喝茶口味,所以打着“传统炭焙、古法炭焙”旗号,把重火、炭化茶推销给你时,千万不要被这种有逼格的说法蒙蔽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