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决定审美,趣谈普洱茶历史

来源: 益帝茶网
发布时间:2024-07-02 11:10:38

喝茶必谈茶文化,文化塑造了审美,有了审美倾向,才有人们的口感偏好,进而影响着茶叶历史的发展。我们寻觅普洱茶的历史身影,也有一些有关普洱茶的有趣发现。

1

唐:中原文化渗透南诏,“蒸而团之”,普洱茶初成

唐朝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樊绰出使云南写就《蛮书》,其间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这证明了早在唐代银生城界诸山就已经开始生产茶叶。那时候古人饮茶汤,主要是祛寒除湿,发挥茶的药用价值,茶味自然性寒而偏苦。

也是在唐代,在中原地区,大兴蒸青制茶,陆羽《茶经·三之造》就有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而品茗方法则包含九大步骤,其中仅备茶就几道工序。中原人蒸青制茶,煎茶煮水,操作繁复,条理井然,并且茗茶中与清淡、赏花、玩月、抚琴、吟诗、联句相结合,营造品茗意境。

而南诏蒙舍王朝大概由于少数民族“嗜辛酸”,还保留了布朗族的酸茶、拉祜族的烤茶、佤族的苦茶等,不过在中原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少数民族开始初制晒青毛茶,“蒸而团之”来制造普洱茶紧压茶,以将银生诸山的茶叶运往吐蕃。市场的推动,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普洱茶基本成型。

当中原人在追求清逸脱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时,南蛮人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不同文化的审美,影响着不同饮茶方式。对于少数民族的简单饮茶,想必樊绰内心是鄙夷的,仅化作寥寥数语。

2

元明普洱正名,团饼茶形保留,士庶所用

到了元朝,中国茶文化经历了起伏转折的过程。对于普洱茶来说,元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元朝时,银生城所属之地“普洱”一词得以正名并写入历史,此时,“普洱”不仅是一座山,还是一个有着水湾的寨子(普洱:哈尼语意为水湾寨)。还没有固定名称的银生城界诸山的大叶种茶也被叫做“普茶”。

明代是中国茶业与饮茶方式发生变革的时代。宋朝的龙凤团茶被斥为奢侈之举,明太祖下令取缔改用“散形茶”,“罢造龙团,惟采芽以进”,使延续上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但是,在南方的边陲之地,团饼茶型依然保留了下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不分尊卑贵贱,众生皆可饮用,使普洱茶呈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一直保留至今。

3

清:瑞贡天朝,茶马交易,文化交融促成驯化

“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因为名遍天下,清人阮福的《普洱茶记》应运而生。而在京师坐镇天朝的乾隆皇帝,更是将普洱茶推向了茶中至尊的宝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乾隆皇帝御制诗中,一首《烹雪用前韵》,将乾隆帝对普洱茶的情有独钟传达得惟妙惟肖。此诗共20句,不仅写出了当时宫中用雪烹煮普洱茶的全过程,更将乾隆帝对普洱茶的钟爱表达得淋漓尽致:“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

为了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雍正皇帝委派自己的心腹大臣额尔泰出任云南总督,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于雍正七年正式设置普洱府。设立普洱府,开启普洱茶作为贡品进奉清宫的历史,古六山因贡茶产地名扬天下,而来自于皇城天朝的倾心追捧成就了普洱茶的兴盛。

由于中原地区的人嗜甜,在文化的影响下,古六山的茶不断被驯化与改良,茶叶就偏甜,成为今天我们喝到的香气馥郁,甘甜醇滑的样子。而古六山对岸,长期处于傣族统领,傣族好辣,需苦味来调节,所以勐海茶的品种审美仍然保留了傣族的苦味特征,滋味复杂浓郁,伴有苦底或涩底。同时,在各个山头,在不同少数民族的驯化下,这里的茶又可分为苦底甜茶、涩底甜茶、苦茶三类,比如巴达山、南糯山以涩底甜茶为主,布朗山以苦底甜茶为主,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审美偏好。

4

普洱府设立以后,普洱茶产销两旺,沿着茶马古道,运往内地,京城,邻国。

特色边地文化、影响深远的中原市场,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茶马古道,种种因素相互交融,影响着普洱茶叶历史的发展,编织着最光彩亮丽的历史画面。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