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浅金色在地板上画出一条又一条平行线。
好吧,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本以为这周会被大雨笼罩,没想到突然晴朗的天空真是上天给我最大的惊喜。
把自己清理干净,把所有的多肉植物都搬出去晒太阳。
我捧着茶具高兴地坐在窗边,终于可以在阳光下喝茶了。
今年南方雨水较多。
就好像雨神一口气将多年积累的水汽全部倾倒下来。
于是,每天关于如何防止白茶受潮的咨询量都在成倍增加。
最近有一条关于防止茶叶受潮的消息,很有趣。
有茶友问:白茶饼是不是压紧一些比较好?听说茶饼压紧后就不怕受潮了。
挤?潮湿?两人什么时候发生关系的?
简直就是白茶圈的关公与秦琼之战,让人大开眼界。
《2》
白茶饼是不是压紧一些比较好?
当然不是。我曾经喝过非常紧实的白茶饼。这是朋友送的礼物,很难放手。
它的味道真的很难形容。
第一次喝的时候,效果还不错。
茶香深沉,汤香浓郁,汤汁醇厚,让人觉得只是有点难以撬开。
喝的次数越多,其香气和味道就越接近新茶。与原来的醇厚、柔和、浓稠的茶完全不同。与两种茶完全不同。
很快就被搁置了。
为什么同一块蛋糕的外面和里面的味道不一样?
查阅了很多资料,请教了很多泡茶大师,终于确定了原因。
这个茶饼压得太紧了。
白茶的陈化不是由所含物质独立完成的,它需要氧分子的参与。
弹性合适的白茶饼,芽叶中含有少量空气,足以帮助茶叶变形。
如果压力太紧,叶片与芽、叶片与叶片大多紧紧抱在一起,彼此之间的间隙很少,保留的氧气量就会太少。
也因为结合得太紧密,外界的空气不容易流入,通道太少,障碍物太多,所以它们只能徘徊在蛋糕外面。
没有足够的氧分子,营养物质就没有伙伴,茶叶的老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相反,由于茶叶外层破碎,内容物随细胞液流出,粘附在外层,可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因此,饼面的熟化总是高效率地正常进行。
一快一慢,距离拉开,里外的陈年程度自然难以一致,味道也天壤之别。
好的白茶饼应该是紧实紧实的。
芽叶之间的距离不会太紧,也不会太松,就像成年人之间的社交一样,给彼此最舒适的空间。
这样,可以保持内外物质的转化率高度一致,更有利于白茶的陈化。
《3》
白茶饼压得太紧,很难撬开,会碎成碎片。
拿在手里,感觉就像一块坚硬的铁。用茶刀很难撬开,所以只能用茶针。
如果你想找到合适的地方放针,你可以把整个蛋糕看一遍,但你找不到任何明显的缝隙。
终于确定地点后,困难才刚刚开始。
本应轻松插入蛋糕的针尖却遭遇了沉重的阻力。紧紧拥抱的芽和叶形成了小盾牌,挡住了针头。
需要用很大的力气,用力推茶针才能将其推入。
我终于成功地将尖端插入蛋糕内部,但当我试图撬开它时,它又被挡住了。
太紧的饼身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压在上面。需要用上臂向下的压力将其撬开一点。
撬下来的茶叶也很小,需要反复几次才能达到冲泡的量。这时,薄纸上已经有很多碎叶了。
我可以使用钻头在没有太多碎片的情况下对墙壁进行金刚石修整吗?
这些茶粉很尴尬,太多,太碎了。
扔掉它?真是浪费啊。
用干茶冲泡?碎茶很容易流进公平的杯子里,看起来很不美观,而且很难清洗。
不理会它吗?折断的茶叶会继续释放汤中的风味物质,很容易导致茶汤变浓、变苦。
用滤茶器过滤吗?大量的碎茶被过滤掉,盖碗中的茶量不断减少,茶香和滋味逐渐减弱,影响后续茶汤的口感。
不管你怎么处理,它似乎都不是完美的。
弹性合适的茶饼更容易撬开。
其内部疏松适中,叶片相互重叠。从缝隙中看去,就像是层层叠叠的树叶拼成的书页。
插入茶刀后,呈扇形撬起数次,一块较完整的干茶就会从茶饼中分离出来。
大小可控,撬动操作简单易行,碎茶相对较少。
和那块特别硬的茶饼相比,真是可爱极了。
《4》
茶饼是否受潮与压紧或松松无关。
同样的环境下,脆饼干会受潮,但是干硬饼干就不会受潮吗?
是否会受水分影响主要看其周围是否有大量水分,水分与茶叶之间是否有严格的保护,以及压紧或松散有什么关系?
要知道,白茶极其干燥,吸水性极强,就像被挤干的海绵一样。
当它遇到水时,它的本能就是先把水吸进体内。怎么可能因为压力太大就放手了?
如果保存不当,不密封避光,无论压得多么紧,该蛋糕还是会受潮。
例如,本来应该扎紧的袋子,却只松松地扎了几下,或者盒子的封口和边角没有仔细密封,留下了明显的缝隙。
就连茶叶盒也根本没有密封严实,直接放在潮湿的地板上或者地下室里。
空气中的水分和光线很容易渗透到茶叶中。干茶每天都会受到不利影响,受潮变质只是时间问题。
松压茶饼只要储存得当,严格按照白茶的储存要求,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潮的。
芽叶间空气中所含的微量水蒸气,不足以对茶叶产生不良影响。
不相信吗?你可以尝试一下。
买一块压得很紧的白茶饼。请勿用铝袋、塑料袋密封或密封箱体。只需将其打开并放在任何地方即可。
最好将它放置在窗台旁边,并让窗户敞开,这样可以吸收日月的精华。反正那些人不是说压得够紧,不怕受潮吗?
再买一块弹性合适的茶饼。你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只要质量好就行。
用铝袋、塑料袋扎紧,外面用5层瓦楞纸板密封,放置在避光、通风的环境中,远离墙壁和地面。
过一段时间再比较一下,看看谁酸,谁湿。
是真是假,一试就知道了。
《5》
进入夏季后,阴雨天气逐渐增多。
有些茶爱好者对茶充满热情,特别喜欢到处寻找各种防潮窍门和窍门。
只是现在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
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基础,很容易被好心人所欺骗。
为了吸引眼球、赢得点击率,市场上有太多牵强的谣言。
他们利用的是茶客的善意和信任,这实在是可恶。
比如,号称紧压茶饼不怕潮。
万一哪位爱茶人士真的信了他们的话,买了很多压得太紧的茶饼。
那些有幸密封严实的人,最后得到的是一堆没有陈化、没有储存价值的白茶。
那些不太幸运的人,因为相信它们不会受潮,所以随意放置,没有密封严实。当他们发现所有的茶叶都已受潮、变质时,就为时已晚了。
购买白茶饼时,建议选择弹性合适的茶饼。
内外陈化一致,口感一致,且简单易撬,不易产生碎茶。
然后严格按照离墙离地、密封避光、不经常拆包的原则存放这些茶饼。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醇厚浓郁的老白茶。
用户评论
我一直觉得白茶要选择松压的好!紧压太容易造成发酵过度,影响口感;松压更能保持清雅的本味。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淡淡的清香。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问题真让我费神啊!我之前买的都是紧压饼,结果泡着泡着就变得像茶叶渣一样了,感觉挺浪费的…以后要试试松压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还是看个人喜好啦,紧压的白茶看起来更“本格”,更有仪式感;而松压的就比较清新自然。我两种都爱喝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口感吧!紧压的白茶经过长时间的压制,香气会更加饱满浓厚,适合慢慢品味。松压则更清淡,层次感多一些,让人感觉更清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资深茶友,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选料!无论紧压还是松压,都应采用优质原料,才能保证口感优良。其实这两种都有各自的优点,关键在于自己喜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平时喝的白茶都是松压的条状,泡起来更有韵味,而且方便冲泡;紧压的太费劲了,我担心弄弄就散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白茶饼的选择确实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个人感觉选择紧压的好处是储存更持久,而松压的白茶更容易控制冲泡浓度,更加适合新手入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两种类型的紧压/松压白茶饼的区别并不大,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口味和习惯吧!我比较偏向松压的白茶饼,因为它看起来更清新自然,而且很容易掌握好冲泡的节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喜欢喝紧压白茶的,感觉它有一种独特的仪式感,而且储存时间也相对长一些。但松压的白茶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口感比较清淡温柔,适合每天品饮。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注重白茶的品质,无论是紧压还是松压,都要选用优质的茶叶颗粒。个人觉得紧压的白茶香气比较浓郁,松压的白茶则更加清新爽口。两种类型各有特色,最终选择还是要看自己的喜好和需求 。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喜欢松压白茶,因为它口感清雅,而且更容易掌握冲泡的技巧。紧压的虽然看起来更“高大上”,但对我来说口感太浓郁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选什么类型的白茶饼其实都不是很关键,最关键还是选择品质好的茶叶!不管是松压还是紧压,优质的白茶都能令人心情舒畅、品味清新的体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白茶基本都是松压,冲泡起来比较方便 ,而且味道也不错。我尝试过几款紧压的白茶,觉得口感太重了,有点苦手 ????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话题讨论得太偏颇了!别把白茶饼的紧压和松压看作两个相对的完全对立的概念。有时候紧压和松压并不代表品质的高低,更应该关注白茶本身的品质和选料!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一个喜欢传统风格的人,所以更偏向紧压的白茶,因为它看起来更有历史感和韵味。松压的白茶则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口感清淡,方便携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认为,无论是紧压还是松压白茶饼,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冲泡习惯进行选择。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