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煎茶法是什么

来源: 茗茶博士
发布时间:2023-12-17 02:39:25

炒茶是唐代的一种饮茶方式。茶叶以饼茶为主,即把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蒸、捣、拍、烘、扎、封制成茶饼球。茶烧开时,取出饼茶,焙干,研末,汤初煮时加盐,第二次烧开时加茶,在圈内搅拌,第三次烧开后停。

而这整个过程就是炒茶法。

唐人已经开始追求茶的色、香、形,讲究水的干净、甘甜,用活火,讲究饮茶环境的高雅、优美。

唐代的茶叶主要是蒸青绿茶。制作过程如下:采摘新鲜茶叶,笼蒸(杀青),捣碎,用模具压成饼(圆形和方形),每个饼中间有一个洞,用皮绳串起来挂在通风处。

在唐代,炒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取茶饼,用铁夹夹住,在炭火上烘烤,除去茶饼上的水分和附着的气味。当茶饼非常软的时候,它们被放在亚麻布上并用木槌打碎。

然后放在磨粉机上磨成细粉,茶粉的细度需要丝印,极细的茶粉筛出来备用;

取出空气炉,放一个茶锅烧开水,放入姜、八角等调料,将研磨好的茶粉放入蟹眼泡中。水再烧到鱼眼泡时,茶就熟了;

把它放在碗里,我们称之为茶。这是唐朝炒茶的方式。这种炒茶的方法,成为唐代饮茶的仪式。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