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绿茶、红茶、乌龙茶这么多。为什么近年来白茶火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绿茶、红茶、乌龙茶这么多。为什么近年来白茶火了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在过去的十年里,白茶被称为茶界的一匹黑马。
以强势姿态走红茶圈。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很多喝茶的人接触到白茶,都会忍不住拿它和自己熟悉的茶叶做比较。
白茶和绿茶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感觉春天的白茶喝起来像绿茶,又鲜又香?
为什么老白茶的茶味有点像红茶?
白茶和铁观音有什么区别?
白茶和岩茶有什么区别.
像这样的问题经常在留言区遇到。
其实白茶就是白茶。
作为六大茶类中的一员,白茶有四个鲜明的特点。
与绿茶、红茶等茶叶相比,是从制茶工艺、外观特征、香气滋味、冲泡方法、陈化价值等方面。
一点一滴,无时无刻不在展现“我们不一样”!
一是工艺简单,天然茶香浓郁。
“顶级食材只需要简单烹饪。”
这句话也可以适用于白茶。
白茶的加工相当简单。
不揉捻,不杀青,不烘焙,只有萎凋和干燥。
加工方法看起来简单,操作细节讲究匠心。
以日光萎凋为例,如温度、风力、时间、展叶厚度、光照强度等。
方寸之间稍有变化,最终茶的味道也会不一样。只有精心的处理才能做出好茶。
白茶在泡茶的时候,并没有增加太多复杂的加工步骤。
与绿茶不同,它经历了高温失活。
不像红茶,特别加了揉捻发酵,发酵程度高。
简单、朴素、简单的制茶工艺,更能保留天然营养物质的风味。
此外,极度简化的加工意味着白茶如同“素颜”。
在后期处理过程中没有添加太多的修改。
这就需要优质的原料,比如水煮海鲜,从鲜到纯到真。
就水煮海鲜而言,原料稍有不足就可以立即品尝。
就白茶而言,产地不佳,茶青采摘不当,茶鲜叶鲜度略显不足,都会影响后期品质!
第二,分类体系健全。
按产茶季节可分为春白茶和秋白茶。
按基本类别可分为百花银针、白牡丹、工美、寿美。
按茶叶存放年限分,有新白茶(1年以下)、老白茶(1-3年)、老白茶(3年以上)。
根据茶园管理模式,有台地茶、废弃茶、荒野茶、有机茶。
根据形态特征,散茶和紧压茶(包括饼茶和砖茶等。)
不同品类、不同年份、不同制作方法下,白茶的风味是不一样的。
品种繁多,丰富多样,能满足多样化的茶味需求。
以前喜欢喝绿茶,比较喜欢鲜、鲜、香的口味。2022年、2021年、2020年选择白牡丹和春寿美是正确的。
以前喝茉莉花茶的茶客,偏爱花香型,刚开始喝白茶。建议优先考虑白牡丹,尤其是一流的白牡丹。
喜欢喝口感醇厚饱满的茶的茶客,可以买一些白露茶,边喝边保存。存一盒茶叶,每隔3-5个月左右打开,每次都会有一股清新的味道!
以前喝红茶的,比如福砖、舒普,转而尝试白茶,选择存放数年的寿眉饼,可以完美衔接。
注重茶叶精致外观,喜欢喝鲜、爽、汤的茶客,选择白银针绝对没错!
第三,具有长期陈化价值。
有些人只喝一种茶,而且非常喜欢。
而且有的人爱喝茶,只要品质好,风味优,都爱喝。
在茶圈里,后者占据了绝大多数。
早期很多喝茶的人自己买/送给朋友/藏起来.
森林种类繁多,很多茶短时间内喝不完。
很多保质期短,不适合长时间存放的茶叶,很容易暴露出一大短板,——,不及时喝完就浪费了。
以绿茶为例。
绿茶加工时经过高温灭活,固有的多酚氧化酶已失去活性,不能促进其后期陈化。
如果存放时间过长,不仅绿茶的色泽会变暗,茶叶的清香度和鲜度也会大打折扣。
绿茶,因新鲜而珍贵,应尽早在适宜饮用阶段喝完。
等到新一年的春茶出来后,隔年陈茶、甚至再前一年还没喝完的绿茶,处境无疑很尴尬。
即便它们没发霉、没发酸,但鲜香风味已经严重受损,饮用价值不高。
但白茶则不同,在民间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因白茶加工方式简朴,内在活性物质保留充足。后期在规范仓储前提下,能做到越存越甘香,越存越醇厚。
不同存放时间下,能喝出不一样的茶味精彩。
2022年的春白茶,历经大半年的存放时光后,茶味依旧清新鲜爽无比,花香清雅,毫香馥郁,淳和鲜醇。
去年的2021白露茶、2021秋分茶、2021寒露茶等,存放接近一年后,茶香馥郁程度不减,但茶味更加甘醇。
而喝前一、两年的白茶,此刻它们正处于分水岭阶段,既保留有几分新茶的清鲜,更初具老白茶的醇厚绵柔,拥有兼美特色。
喝存放满3年的老白茶,不同年份的老茶,各有所长。
普遍看去,老白茶甘香醇厚,药香、陈香悠扬,汤感细腻,滋味绵柔,回味隽永。
品尝不同年份的老茶,如同喝年份酒。
岁月荏苒,时光匆匆。
历经多年后,虽说岁月不能倒流穿越,但我们可以从一杯杯老茶里,重温旧日时光。
1982年的拉菲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那年的天气条件极为完美,不可多得。
而白茶也是一样,2018年的那场春寒、2014年的白露、2017年的霜降……
这些经典的年份茶,对老茶客而言拥有特殊意义。
当你经历数年认真探索后,更能深刻感受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意味!
四、冲泡方式多元。
白茶的冲泡,可繁可简。
最简单的,莫过于用杯子直接泡。
工作日上班期间,在办公室喝茶,泡茶条件有限。
但只要找到喝水的杯子,不论马克杯、玻璃杯、大茶缸、甚至保温杯,都能投入一小撮白茶,加水冲泡。
简单两下,就能泡出一杯清润爽口的茶味,舒缓身心,美妙不已。
最经典的,还是用盖碗逐次冲泡。
110毫升标准盖碗,放入5克白茶干茶。
环壁注入沸水后,迅速倒出茶汤。
揭盖趁着闻香,观赏汤色后,倒入茶汤细品。
喝完一道茶汤,重复上述要求,再次注水冲泡。
等到快出水泡茶,茶味略微变淡时,再适当坐杯。
闷出两、三道尾水,彻底泡不出茶味后,即可换茶。
内质丰沛的优质白茶,只要用对泡茶方法,泡出8-9冲香气、滋味层次不同的茶汤,不成问题!
最具古典风味的,莫过于煮茶。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处暑过后,秋凉已至。
不论是缓解秋燥,还是秋冬季驱寒暖身,煮茶都很适宜。
煮茶喝,方法也不难。
找出煮茶壶、煮茶炉后,洗干净。
先烧水,再投茶,300-400毫升水,搭配1.5-2.5克干茶绰绰有余。
等到连茶带汤一起滚沸,便可视情况关火,倒出热茶,晾凉饮用。
喝普洱、岩茶、黑茶时,如果只用玻璃杯泡,茶味易浓,不伦不类。
喝绿茶时,不推荐煮茶,绿茶煮出来不仅茶味易苦,还会损失原先的清鲜特色……
和其他茶相比,白茶可冲泡、可煮茶,饮茶方式更随心所欲!
回想起来,白茶之所以能这么火,不是单凭运气那么简单。
工艺简朴、原汁原味。
形态多元、个性鲜明。
可喝可藏、可泡可煮。
品类齐全,茶味丰富……
种种鲜明特性相加,决定白茶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茶圈内,小圈子现象很明显。
爱喝绿茶、黄茶、花茶的,凑一个小圈。
喜欢黑茶、熟茶的,也能组成小团体。
偏好岩茶、单丛等乌龙茶的,也常会抱团。
不同圈子,代表不同的茶味偏好。
然,白茶的圈子定位比较特殊。
白茶风味多元,茶味百态,应有尽有。
喜欢鲜爽的、喜欢香气足的、爱喝汤感厚实的,都能找到对应茶味喜好。
受众群体广,是白茶顺利在茶界江湖站稳脚跟的关键!
新白茶、老白茶、春白茶、秋白茶、散白茶、白茶饼,有哪些不同?
桂花白茶,茉莉白茶,玫瑰白茶,它们和白茶不是同一种茶,别弄混
白茶江湖的华山派剑气之争,新白茶与老白茶,孰优孰劣
无论新白茶,还是老白茶,请问白茶的毫香就是枣香吗?
桂花白茶、陈皮白茶、红枣白茶,给白茶多加点料,真的会更好吗?
关于绿茶、红茶、乌龙茶这么多。为什么近年来白茶火了,绿茶、红茶、乌龙茶这么多。为什么近年来白茶火了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