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作为勐海布朗山最早定居的少数民族,远古的茶香在布朗人血脉里世代流淌。我们专程拜访的一位深谙茶艺、茶礼的布朗族老人——岩刀,向我们演示了传统“土罐茶”的制作过程。
老人首先把适量茶叶放在手中轻揉几下,使其大小均匀,便于烤制时一起膨胀发脆;放入茶罐后要缓缓抖动茶罐,边抖动边观看茶叶黄脆程度,刚到火候时迅速把滚烫的开水倒入土罐中;这时多数泡沫翻腾着向外流,留在罐口的少量泡沫要用细竹签将其刮去。“头道茶”一般不喝,需倒掉再把开水蓄满,凑近火塘再烧开至泡沫四溢,这时刮去浮沫,主人与客人就可以细细品尝。土罐烤茶带着一种原始的芳香,与都市里美女如表演特技一般泡出的功夫茶不可同日而语,这里喝茶也绝不使那些牛眼大小的精致小杯,统统是海碗、大杯伺候,在布朗寨子,“牛饮”才是对主人家茶叶好、泡茶功夫地道的最高赞许。
茶早已深深植入了布朗族的基因之中,布朗族甚至有了颠覆性的创造——酸茶。制作酸茶,一定要在每年的7一10月,采摘茶树发出的粗大叶片,再将其蒸熟,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10天左右,让它自然发酵,然后将阴过的酸茶原料装人竹筒内,把竹筒里的茶叶片压紧,用笋叶封死竹筒口,最后把酸茶竹筒埋在房前、屋后于燥的地方,个把月过后,酸茶就可“重见天日”了。
说实话,酸菜对于外地人而言,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刚“出炉”的酸茶,那味道与陈年老坛酸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布朗族吃酸茶一般都在早、晚的时间,妇女们烧起的簧火了映红了竹楼客厅,男女老少围着簧火坐在一起,将装酸菜的竹筒互相传递,不需用开水沏泡,大家根据各自的需要,自己动手,将酸茶从竹筒中取出,而后放入口中嚼细咽下,这古朴而有趣的酸茶具有解渴,提神,化脂消积,健身等功能,怪不得布朗姑娘虽然一个个皮肤黝黑,但五官长相甜美精致,尤其是那一双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像夜里的星星一样闪亮。(来自/茶报)
用户评论
好想尝尝这种古老的茶香!土罐烤茶听起来很有趣,希望有机会能体验一下远古的味道,感觉一定很特别。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中描述实在太让人羡慕了,烟火弥漫,伴随着布朗族人传统的烤制工艺和热情的笑容,这种文化氛围我仿佛也能感受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对国外少数民族文化比较感兴趣,土罐烤茶这种特别的饮品方式也让我更加好奇布朗族的日常生活习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看他们真实的文化场景。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对茶这种东西不太感冒,但是土罐烤茶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感觉这是一种充满历史感的传统习俗,有点像古代的仪式感。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现代人的生活太过于快节奏了,我们也该尝试一些古朴悠闲的生活体验,也许土罐烤茶这种传统方式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让人平静下来,感受生活的本来面目。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为什么我每次看到文章提到“远古”都会联想到某种神秘气息?感觉土罐烤茶一定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背后隐含着很多故事和传说。希望能了解得更多关于布朗族文化的知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种比较传统的茶工艺不太理解,感觉现在的现代化茶饮已经足够丰富了,为什么要回溯到古老的方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描写的画面真是太好了,烟雾缭绕,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老的部落,我仿佛能够闻到土罐烤茶散发的原始气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也想体验一下这种特别的文化方式。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土罐烤茶作为布朗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定承载着他们的历史记忆和精神信仰,我对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感到很敬佩。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只是觉得这种仪式感强的饮品方式有点过于繁琐了,现在生活节奏快,谁有时间慢慢去烤茶呢?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现代的奶茶和豆浆这种便捷的饮品,土罐烤茶听起来就太复杂了,而且可能味道也不一定好喝!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有机会能亲自前往布朗族居住地,感受一下土罐烤茶带来的独特体验,相信那将是一次難忘的文化旅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种“古朴”的文化方式更像是噱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现代社会应该更加追求效率和便捷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中的描述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怀旧感,也许这种古老的茶香能够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传承。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土罐烤茶听起来确实很独特,也许它能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人生活方式,提醒我们一些更朴素、简单的价值观。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远古”的感觉很有意思,希望能了解布朗族人更加原始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他们的独特文化也许能够给我带来灵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土罐烤茶,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名称,也预示着一种独特的饮品文化。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印象中布朗族的传统一直都比较神秘,土罐烤茶这种特别的习俗进一步了我的好奇心。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