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历史奥秘!世界首发现古茶,引领300年茶艺革新,品味传承的艺术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05 02:59:50

唐《晏饮图》(局部) 前部站着两个奉茶的童子

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表的一篇考古报告,正式宣布在山东济宁邹城邾国故城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在这之前,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发现于汉景帝刘启的阳陵从葬坑。山东大学的这一发现,直接将我国饮茶的历史上限推进了三百年多年。茶,作为一种饮品,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历史的发展,不仅仅是茶本身和与之相关的物质形态得到了发展,茶还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了雅士的一种寄托。当茶铭遇上古画,那些本已远去的茶事又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这些古画来看看我国的茶事吧!

山东济宁邹城邾国故城遗址中发现的茶叶

一、唐宋茶事

中国人对于茶的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传说茶叶始于炎帝神农氏,不过此时是作为一种药饮。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已饮茶,到了汉朝,茶更多的还是作为一种药物或食物参与人们的生活。

有关茶的确切记载,最早最可靠的见于西汉四川王褒所著的《僮约》。里面记录了一个僮仆每天应该做的事情,其中就有一条“烹茶尽具……武阳买茶”。而后浙江等地出土了东汉时期刻有“茶”字的茶罐。这说明茶叶在汉朝已经相当普及。

魏晋时期虽然也有关于茶叶的零星记载,但是此时的茶文化依然处于朦胧时期。茶文化逐渐浮出水面,既见于古画,又载于系统的记载要始于唐朝。唐朝人陆羽的《茶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茶文化的专著,而《萧翼赚兰亭图》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画有烹茶的古画。

唐 佚名《萧翼赚兰亭图》宋人摹本

茶在唐代的普及,封演的《封氏见闻录》有详细的记载。话说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的一个和尚为了钻研禅务而废寝忘食,全凭喝茶来消除自己的疲惫和饥饿。此事传开之后,便“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从山东到当时的京城长安,茶肆盈街,世人只要投钱即可讨一杯茶喝。

等到唐肃宗年间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茶文化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备受公臣贵族们的青睐,“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武媚娘传奇》上流社会品茶

唐代的一幅《宫乐图》描绘的是十二个佳丽围桌奏乐图,她们手持琵琶、古筝、笙等乐器,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大茶盆,而一个宫女正用茶勺从茶盆中取茶分予众人,一位佳丽正作饮状,表现出茶已经成为了这些王公贵族们日常寻欢作乐时必不可少之物。

唐《宫乐图》

据陆羽的《茶经》记载,唐代人有煮茶、庵茶和芼茶之分。唐代人又将煮茶称为煎茶,二者名字虽然不同,但方法大抵相同。“煮茶”用“茶锅”或者“茶釜”,茶煮好之后需要用茶勺将茶盛到他处。而“煎茶”使用的则是“茶珰”,茶煮好之后可以直接由流嘴流到盛器中。

庵茶也就是现在直接用开水泡茶,而芼茶就比较特殊了,唐代人会将茶和粥混合成一种茶粥,这样的饮用方式就称之为“芼粥”。

《萧翼赚兰亭图》 局部

《萧翼赚兰亭图》这幅画讲的是萧翼为唐太宗从辩机这里骗取《兰亭序》的故事。在画的左下角,有一火炉煮茶正沸,一老者正蹲坐于地,手持竹荚在茶珰中搅拌茶末,这老者仰面朝天,鼻孔放大,似乎在欣赏浓郁的茶香。而另一少年则手持黑漆盏托和白色瓷碗,俯身等着接即将煎好的茶水。老者煮茶所用之器具就是茶珰,待茶煮好之后便可直接倒入少年手奉的茶盏中。这样的煎茶方式在唐代算是比较常见的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这幅画中看到茶托、茶碾及茶合等煮茶工具。

《萧翼赚兰亭图》本身所表达的意象就是客来煮茶,其无意间反映出唐代煮茶的技艺以及相关的工具,体现出唐代煮茶之法已经臻于成熟,并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合陆羽的那句:“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唐 周昉《调琴缀茗图》 局部 左边的侍女奉茶

宋人较唐人更加好茶,不过宋人有宋人的习性。茶叶被宋人分为“片茶”和“散茶”两种,“片茶”是被挤压成饼状的茶饼,而“散茶”就是没有被挤压过的茶叶。但是宋人喜尚茶末,就是将茶叶捣磨成末,因此无论是“片茶”还是“散茶”,其实都是茶末。

正因为茶叶的形态不同,所以宋人喝茶的方式也与唐人不同。唐人好“煎茶”,宋人则喜“点茶”。所谓的“点茶”,就是将茶末置于茶盏内,再用茶瓶注汤点缀,最后再搅拌茶末,“点”也就是滴注的意思。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所在。点茶这种喝茶方式的出现,还带动了宋代关于煮茶的一种竞技——斗茶的出现。

备茶图

斗茶又称“茗战”,有好几道工序,最开始要把茶盏烫一下,然后再“调膏”也就是将茶末倒入茶盏中。最重要的工序是倒入沸水,并用茶匙和茶筅搅拌茶叶。尤其是在用茶筅搅拌时讲究轻重缓急,一碗好的茶汤搅拌之后浮在表面的泡沫应该是均匀铺开,并且泡沫紧贴茶盏,这称之为“咬盏”,但如果泡沫茶花并不是均匀铺开露出了缺口,那就算搅拌失败了,这称之为“云脚散”或“水脚散”。

在宋朝的一幅《斗茶图》中我们可以看见几个身着民间服饰的人正蹲坐着斗茶,这是一幅很好的民间斗茶图景。

宋 佚名《斗茶图》

一般而言,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会用点茶这种方式,宋王观国在《学林》中说“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也就是说,好茶才会用点茶的方式,一般的茶叶还是用来煎茶。但是事实上,宋朝人在喝茶时几乎人人都用点茶。

宋人喜茶,上到皇帝公卿,下到平民百姓皆如是。宋徽宗曾经画过一幅《文会图》,讲的是文人雅集饮茶。画作下部就描绘有几个侍者侯汤、点茶的画面,表现出当时的士大夫们对点茶的喜爱。此外,北宋皇室为了满足自身的饮茶需求,还特意派转运使赴福建北苑督造贡茶,号为“龙凤团茶”,宋徽宗曾赞誉为“龙凤团茶,名冠天下”,更是亲自撰写《大观茶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亲自写过茶论的皇帝。

北宋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而在那幅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中我们更是可以发现繁华的汴京街头随处可见茶肆,这些茶肆成为了满足北宋市民阶层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最重要场所。

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二、元明清茶事

元朝是由少数民族蒙古人建立起来的王朝,因为饮食差异,所以蒙古人对于饮茶并不是很感兴趣,再加上元朝国祚并不是很久,所以元朝的饮茶习惯基本上沿袭了宋朝的饮茶方式。但元朝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当时南方已经出现了“汤泡去熏,以汤煎饮”的泡茶法,这和接下来的明清两朝饮茶方式基本一致。

元 壁画《道童》

到了明朝的时候,我国的饮茶方式又出现了一大变革。因为茶末的制造工序繁琐,明太祖便于洪武二十四年正式废除了之前宋朝在福建的贡茶,改泡茶末为泡茶叶,茶叶的形态由团茶、饼茶正式变革成了散茶,这才出现了现在一般的泡茶方式。茶末既废,点茶法自然也为人所弃,久而久之,明朝人也不知何为点茶法。

明人许次纾在《茶蔬·烹点》中记载明人的泡茶方式:“先握茶于手中,俟汤既入壶,随手投茶汤,以盖覆定,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虽然明朝人依然讲究第一道茶汤先用来洗茶,第二道再供饮用,但这样的泡茶方式已经比唐朝煎茶法和宋朝点茶法简化了不少。

明 佚名《品茶图》

在文徵明的《品茶图》中我们可以看见一草庐隐于树下,两人于草庐中对坐品茗,中间的案桌上摆放着茶壶和两个白瓷茶杯,一童子则在侧房烧炉煮水。饮茶天生就带有一种静谧的气质,在闹市中饮茶饮的是热闹,但在画中这样的环境下,饮茶讲究的是静谧,于静谧中品茗论道,这是明代士人最为向往的方式。明人张源在《茶录》中说过:“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可见,明士人饮茶饮的是一个静字,这也就为品茗赋予了别样的寄托。

明 文徵明《品茶图》(局部)

当我们把这幅图和之前提到过的宋朝《斗茶图》做一个比较就会发现,随着茶末和点茶法的消失,茶具也随之简化,宋朝时饮茶所需的工具如茶碾、茶匙、茶筅等物都已经不再流行,以至于明朝中后期的读书人在读到宋人所写的茶筅时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何物

茶筅

尽管饮茶的程序、茶具都简化了,但是明清两代的士大夫们对于生活的品质却一点都没有降低,他们在剩下的茶壶、茶杯、茶罐上玩出了新花样,明清两朝越到后面茶具就越精美,精美到令人叹为观止。

两朝的茶壶以紫砂壶为上品,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就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明人还偏爱小壶,最好是在雅会时一人一个小壶,自饮自酌,这样才得其趣。

明清两代的瓷器烧造达到了巅峰,这在茶器的样式上得到了反映。茶器大多精美无比,但风格却依照皇帝的喜好来,清朝雍正帝喜好淡雅,雍正朝的茶具所以大都造型古朴,风格清新淡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例如雍正时期的两件宜兴窑紫砂茗茶罐,一件通体呈六边形,盖子上刻“雨前”二字,而另外一件则通体圆润,盖子上刻“珠兰”二字。

雍正时期器物

但是乾隆帝却崇尚华美,因此乾隆朝的茶具风格热烈华丽,还大肆采用了釉彩等技术,颜色鲜艳,图案多样,意图彰显一代盛世的气象。例如乾隆朝的一件青玉三清茶诗盖碗,青玉通体剔透,盖上饰以金色花纹,碗身则精巧地雕上了诗文。但是这也是一般而言,雍正朝也有华丽的茶具,乾隆朝也不乏素雅的茶具。

乾隆时期器物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统治者在接受汉族的茶文化时也保留了自己的饮茶文化——奶茶。据记载,满族人入关之后依然保留着饮用奶茶的习惯,宫内还专门设有提供奶茶的机构,清代皇帝喜欢在吃饭前先来一杯奶茶再吃酒菜,而宫廷内的嫔妃等人的奶茶等饮品也是按量分配的。清朝统治者喜爱奶茶,就连外出打猎时也不忘喝上一杯。

清 朗世宁《弘历围猎聚餐图》(局部)

文史君说

中国的茶文化起源甚早,古代的先民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茶叶的药用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茶叶日益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宫廷深苑,在市井街头,在荒山野林,都可以闻见茶茗的清香。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饮茶自身物质形态的变更,同时也丰富了古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茗被古人赋予了别样的精神寄托。因此,中国的茶文化既包括物质形态的一面,也包括精神文化的一面。

参考资料

裘纪平:《中国茶画》,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年。

廖宝秀:《历代茶事与茶器》,故宫出版社,2017年。

赵秋丽、冯帆:《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现世界最早茶叶遗存》,《光明日报》2021年11月26日。

用户评论

浮殇年华

刚刚品尝了一款来自古老的茶产地的产品,它的味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仿佛真正体验到了千年茶文化的底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我对中国的茶文化一直很着迷,这款茶叶似乎真的将历史的味道带进了现代,口感和香气都极富层次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你所愿

古老茶叶的故事告诉我们,时间的沉淀对茶的品质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这款茶真不愧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承。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陌醉生

第一次喝到这样的茶叶时,我就被其独特的风味所吸引,它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给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先森,教魔方

这瓶酒的包装上写着古老的名字,让人不禁猜测它的历史背景,品尝后发现,名副其实!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过海棠暮

茶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超乎想象,这款茶叶让我更坚信,中国的茶文化不仅仅是传统,更是世代智慧的结晶。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寻鱼水之欢

对于追求纯净口感的人来说,古老的茶叶无疑是梦寐以求的选择。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时间的故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扎心

每次饮茶之余思考人类历史,这款茶叶总能让我联想到古代那些品茗煮茶的情景,那份宁静与美好难以言表。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暮光薄凉

在忙碌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平静之喜,在一杯古茶叶的香气里,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每一片古老茶叶都是时光旅行者,让我们在品尝的同时仿佛穿梭回那个茶文化兴起的时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关风月

这款茶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提醒我们珍惜这些历史底蕴深厚的东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古老的茶叶让人口感愉悦,同时激发了我对更多未知的中国茶文化的求知欲,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我一人

品尝这么一款有故事的茶叶,每一口都仿佛在与古代茶艺师对话,感受到了那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魅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球的我

这款古老的茶叶让我见证了茶文化的历史深度和艺术价值,每一次品饮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致敬。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染年华

在中国古代与现代之间穿梭的这款茶叶,将历史的韵味融入了每一泡茶汤之中,实在是一次美妙的体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开丶若相惜

在这片古老茶叶中我仿佛发现了时间的奥秘,它的香气和味道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留遗憾

每杯古老的茶叶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让人不禁感慨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永恒魅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蹂躏少女

品味这样一份从历史中走出的茶品,我仿佛与古人共享片刻安详,感受了茶文化和时间的美妙碰撞。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古老的茶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美味,它还承载着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和情感共鸣,让人倍感珍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