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未来的云南茶产业进行了总体规划。在此小编就《方案》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5年打造千亿云茶大产业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绿色、健康、安全的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追捧。本次发布的《方案》提出,要积极构建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服务体系,提高云茶质量安全“公信力”。
到2020年,云南全省茶叶面积稳定在630万亩左右,茶叶产量达到38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收入从目前的2900元增加到4000元;打造综合产值5亿元以上重点县、市、区30个。其中,50~100亿元2个、20~50亿元10个。
到2022年,全省茶叶面积稳定在630万亩左右,茶叶产量达到40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打造综合产值5亿元以上重点县、市、区35个。其中,100亿元1个、50~100亿元2个、20~50亿元15个。
在整个茶产业进入“千亿云茶”时代的同时,积极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追溯、消费者可查询的全省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服务体系,提高整个云茶产业的质量安全“公信力”。
近年来,我们看到随着云南茶产业的发展,茶山旅游正在兴起,旅游服务设施也在一些茶区逐步往上。这次发布的《方案》就明确提出,要将全省茶园建设成为国内茶叶重要基地、云南美丽乡村的载体、旅游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茶园面积的发展,以及茶产量的增加只是实现千亿云茶大产业的“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品质是“本”。为了提升云南茶的整体品质,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安全的饮品,《方案》提出要大力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建设。同时,实施茶园物联网建设,实现茶园管理、茶园生态环境、产品品质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应用。到2020年,全省高效优质生态茶园面积达到300万亩左右、有机茶园70万亩左右;到2022年,全省高效优质生态茶园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有机茶园80万亩以上。
同时,建立完善茶叶质量生产控制标准、检测检验和监管体系,严格云茶市场准入、流通、仓储各环节管控,实现云茶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采取最严厉措施、实施最严格监管,千方百计提高云茶质量安全的“公信力”。
以茶叶生产企业、茶叶销售市场电商营销为重点整治范围,以普洱茶制假售假、以次充好、编造年份为重点整治内容,对企业生产、市场销售、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无死角严格监管,及时公布检查结果,从严、从重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强化社会监督,畅通消费者权益维护渠道。完善茶叶经营者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违法失信经营主体惩治力度,及时曝光失信经营者黑名单。
多方面打造“云茶大品牌”
2018年,云南将启动古茶树保护和利用立法工作,制定云南全省古茶园、古茶树管理技术规范。组织开展全省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区域划定、认定工作,对代表性古茶树植株实行挂牌保护。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古茶树保护——我们在行动”活动。突出古树茶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特征,着力打造30个知名古茶树(园)基地,将古茶树(园)打造成为我省高效益、有特色、竞争力强的茶产业名片。
在此基础上,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国家标准,加强普洱茶原产地保护。尤其对知名古茶名山,如班章、冰岛、景迈山等要加快地理标志产品的登记、认定和保护。
到2022年,云南将着力打造30个知名古茶树(园)基地,将古茶树(园)打造成为我省高效益、有特色、竞争力强的茶产业名片。同时将重点打造3个茶产业三产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以茶叶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园区、10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建设100个秀美茶园、美丽茶乡村。
《方案》提出要建立全省茶叶龙头企业信息化监测管理平台,制定全省茶叶企业评价分级标准体系,以普洱茶、滇红茶产品为主开展茶叶龙头企业动态监测。对茶产业龙头企业给予倾斜;鼓励支持茶叶企业采取合资合作、兼并重组、股份制等方式,壮大龙头企业规模实力。以培育茶业大集团、“小巨人”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实施梯度培育、分级负责,省级重点扶持年产值5亿元以上茶业企业10户,州、市、县、区重点扶持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茶业企业30户。
大力发展茶叶深加工及茶饮料、茶保健品、茶日化品等茶叶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同时落实茶叶加工园区的土地、用电、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茶企向加工园区集中,重点打造凤庆县、勐海县、思茅区3个茶叶加工园区。到2022年,全省茶叶精深加工比重提高到80%以上,3个茶叶加工园区产值总和达到100亿元以上。
突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等云茶品牌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加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支持各地、有关企业积极申报云南名牌农产品认定和品牌价值评价。到2022年,力争全省“三品一标”茶叶认证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
统一打造“云茶大品牌”,积极构建“公共品牌+区域品牌+企业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系列。加强宣传和推介普洱茶、滇红茶公共品牌,支持每个重点产茶州、市打造1~2个区域品牌,全省着力打造10个区域品牌。积极推动普洱茶生产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国际可持续认证(GAP、UTZ和RA)。围绕大型龙头企业,择优重点培育10个有规模、有前景、基础好、效益好的企业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和国际认可度。到2022年,品牌产品占成品茶销售量比例达到70%以上。
从“名茶”回归“民茶”
《方案》的最大亮点是明确提出抢抓全国茶叶市场从“名茶”到“民茶”向理性回归的机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搭建多元营销网络,构筑放心云茶体系,努力提高云茶市场竞争力。
从“名茶”到“民茶”,虽然说是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政府对产业发展思路的一种转变,是在大时代背景下打造千亿云茶大产业的关键所在。
姑且抛开“文化”等内涵不谈,正如有人所说的,茶叶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片树叶,是要被拿来泡水然后喝掉的,泡完了的叶子自然会被我们倒掉。从这样的角度来说,茶终究是快消品,与可乐、咖啡、奶茶等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茶叶所固有的快消品的属性,决定了茶产业的发展不能过多的依赖于溢价,而要靠更多的消费者行为,好比可口可乐,好比绕了地球好几个圈的香飘飘奶茶。前几年我们讨论整个中国茶做不过一个立顿,但立顿从没像太多中国茶一样有太高的溢价。
遗憾的是,近十年来外界对云茶的看法,几乎不是用一种对待快消品的眼光。提起普洱茶,人们往往想到的字眼是炒作,正如网友评价的:“炒完老茶炒新茶,炒完新茶炒山头。”尽管普洱茶的确需要陈化才更好喝。外界的这种印象,使得茶叶这种快消品不再成为一种刚需,这也正是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茶,长期以来所面临的困扰。
从《方案》中不难看出,起草者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所在。《方案》不但将云茶地从“名茶”到“民茶”,表述为理性回归的机会,还给出了具体的市场开拓路径:瞄准重点市场,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巩固华南地区传统市场,开拓东北、西北、华北地区新兴市场,扩大藏茶(边销茶)市场份额,培育华东、华中地区潜力市场,深入拓展欧美、中东、东南亚、南亚等国际市场,努力构建云茶市场新格局。
整体上看,《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是一份纲领性文件,为未来云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促进云南全省茶产业提质增效、茶农持续增收、茶区脱贫攻坚,以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必将起到巨大作用。随着《方案》的实施,云南茶产业将着力推进基地提升、主体培育、品牌打造、质量保障、科技创新、市场开拓、消费透明、文化引领等重点工作,打造起千亿云茶大产业。
用户评论
我一直坚信,好喝的茶叶不仅仅属于贵族,每个对生活有追求的人都可以品尝。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名茶’到‘民茶’,其实是在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享有那些珍贵的好茶,是真正在实现茶文化的普惠化。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开始尝试一些知名度不高但品质一流的‘民茶’,发现它们的口感同样惊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名字不能说明一切,在中国茶界,很多优质的茶叶并没有获得广泛认识,真是可惜了它们的口味。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名茶与民茶之间的界限正变得模糊,越来越多人都在享受得起好的茶文化,不是吗?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人以为只有高价才能买到好茶,但其实性价比高的‘民茶’更能反映茶叶本身的品质和风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注重名气到重视口味,我觉得这是茶行业的进步,让更多人能用合理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的茶。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名茶”虽然有很高的声誉和价格,不过现代消费观念中,关注健康的普通百姓也更倾向于‘民茶’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民茶”的发掘和发展,更能体现我们对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的尊重。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比起炒作名茶,让更多人能买到平价又高品质的好茶,才是真正的茶叶普及之路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惊喜地发现,有些‘民茶’有着比‘名茶’更独特、更浓郁的香气和口感,它们绝对有成为‘新星’的潜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我这样的‘老茶鬼’来说,“从名茶到民茶”真的意味着更多样化的选择和更接地气的好茶。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名茶’与‘民茶’之间,我发现了一片更加多元、包容且亲民的茶叶天地,让人惊喜连连。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民茶”的兴起是茶文化回归大众的一个重要信号,使得茶叶不再只是少数人的奢侈享受。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名茶”似乎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标准,‘民茶’以其独特魅力渐渐赢得人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传统制茶工艺有深刻理解的‘民茶’制作人正逐渐被公众关注和认可,这真是太好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总以为昂贵的才是最好的,但现在我更愿意去探索那些价格亲民但口感极佳的‘民茶’。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名茶到民茶”的旅程不仅仅是口味上的变化,更是对品质标准的一个全新定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名茶”更多地代表了一种传统和稀有,而“民茶”则为普通消费者打开了更多可能性和机会。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