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忙着做这件事
借助网络电商,枇杷季的果园变成了间,越来越多果农变身“主”,让枇杷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跨越“自然鸿沟”,登上更多人的餐桌,把“好收成”变成“好收益”。
带着一部手机、一个三脚架,2021年,来自云南的“东山媳妇”李家萱和丈夫黄勇在自家客厅里开始了农产品。起初,两人通过观察、学习主播的说辞和销售技巧,不断完善现场,还记了厚厚的笔记本。这样坚持了一个月,从结巴到游刃有余地介绍,从地道的农民到自信满满的主播,“启航农家乐”间的入住人数与日俱增,夫妻俩成功在网上卖出了第一箱枇杷。
凭借品质优良、口碑好,网店收获了更多回头客,粉丝数突破5万。2023年,“启航农夫”间东山白玉枇杷销量位居全网第一,日销售额突破10万元。生意有所起色的夫妻俩还带着周边的东山果农走上了电商“快车道”,带出了几位出色的“新农夫主播”。“佳佳,今年是枇杷年,我家的枇杷还需要你帮忙!”听着村民们的呼声,李佳佳夫妇又开心又紧张。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坚信乡村是广阔天地,选择踏上田间地头,推动农业优质高效,带动农民致富致富。
土生土长的金亭镇85后“小鱼婆”谢芳萍,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带领金亭镇炳昌村60户农户成立集生态种植、深加工、新零售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合作社,注册了“谢芳友”枇杷品牌,依托炳昌青千亩枇杷基地优势,致力于枇杷全产业链的深耕开发。
为延伸产业链条,合作社与苏州市农科院合作,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利用农户疏花的枇杷花叶为原料,变废为宝,制成枇杷露;对疏花过程中采摘的枇杷花经过精心挑选,烘干后与碧罗红茶一起制成枇杷花茶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合作社还建立了正规的枇杷汁、枇杷花茶小型加工厂,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江苏省优质农民培训基地。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就业,增收20余万元。
放眼望去,那一棵棵金黄色的果树,是东山镇碧螺村果农金洪民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甜美果实。“最累的就是上山。”因为家里的枇杷、杨梅、茶叶等产业比较分散,走到最远的一处山上,要走上一个小时的山路。
一棵果树需施2—3公斤复合肥、60公斤有机肥,冬季施肥要背上山,夏季抗旱要扛水泵、接水管,最远的要接60根水管,重量达100公斤……金洪民每天扛着重物上山下山来回奔波,累得腰酸背痛、四肢浮肿,身上经常打着膏药。
上半年是果农最忙的季节。从2月份开始,金洪民就开始了枇杷的平整工作,也就是对枇杷树进行修剪、疏枝。“平整枇杷很累,要举着手站很长时间,回到家只想好好睡一觉。”这项工作还没做完,忙碌的茶季就到了。茶季一过,他还要再次平整杨梅,直到枇杷采收,可谓是“无缝过渡”。
他们付出的是辛苦,期待的却是丰收。“好在现在除了女儿帮我们卖,政府也牵头‘推广’,宣传力度很大。东山白沙枇杷这个品牌越来越出名了。希望今年有了大丰收,我们的枇杷能又快又好卖。”金洪民满怀期待。
凌晨5点,天还没亮,金亭镇石工村的蔡伟新先生就睡不着了,他想着园子里一百多棵枇杷树越来越熟了,他要背着筐子上山摘枇杷。今年蔡先生家能摘上万斤枇杷。上午,蔡伟新和妻子摘了500斤就下山了。至于卖不卖,“几乎都被客户预定了”。到家后,蔡先生就开始摘枇杷,把个头小、品质差的挑出来,剩下的就打包快递。他整天都在忙碌。
金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游客们边走边采摘、品尝、拍照,一会儿就摘了一筐枇杷,开心极了。初夏火爆的“采摘经济”也蔓延到了果农家中。
为增加收入,蔡先生在自家果园开辟出一块地,供客人采摘水果。地里青翠欲滴,果实飘香,规模不小,可容纳80余人。依托环太湖丰富的农业、文旅资源,近年来,吴忠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探索共享农家休闲新模式,把家门口的果园打造成采摘者的“游乐园”,不断完善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变风景为产业,实现增效有“门”、增收有“法”。
2024吴忠枇杷季回顾
必看!周末来吴中摘枇杷吧!
观前街尝新鲜!吴中枇杷展销会举办!
最新出炉!2024吴中枇杷品鉴热点图!
媒体及网络专家一行莅临东西山枇杷基地
吴忠枇杷走“低空经济”新轨道
揭秘!吴忠枇杷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吴中的“头号流”住在这里……
链接!吴忠枇杷上市啦
枇杷熟了吗?还有……
吴中发布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