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探索武夷岩茶:除了肉桂、水仙、大红袍,这些奇种、名丛同样不容错过,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丨作者:李麻花
《1》
上礼拜试十二金钗,遇到一泡奇种。
冲泡后,揭开盖一闻,火气还在。
按茶农小姐姐的说法,它刚下焙还不足月,略带火气倒也正常。
不过我闻过香气后,觉得它很像水仙。
盖香是细纯的花香,隐着淡淡的木质香气,汤水亦是细滑型的。
然而在汤水里,它的醇比不过水仙。
相反是涌出了较重的苦味,极苦。
一同试茶的小姐妹们,刚尝了一口茶汤就纷纷皱起了眉,表态说这茶太重口味。
最后的结果是,那泡佚名的奇种虽然水醇带回甘,有微弱生津。
综合众人的喝茶口味,还是遗憾的请它出了局。
《2》
那泡苦重的奇种,让人留下一堆疑惑。
然后有人问了,奇种是什么?
奇种,它是武夷岩茶里的奇特型品种。
它不是具体的一种茶,而是一大类的茶。
早在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没在茶圈江湖里掀出风浪时,人家就已经存在了。
当然,提到奇种的另一个名字,大家会更好的理解。
奇种的接地气名称,叫做菜茶。
菜茶们在碧水丹山的武夷山里已生长多年,甚至早在武夷山人开始尝试做茶时,它就已经存在了。
历经千年,屹立不倒。
不过作为活化石般见证历史变迁的菜茶们,品种的形状却悄悄改了样。
它们因为自然繁殖,被各种蝶啊蜂啊授粉过后,生出的下一代血统不纯。
茶树的有性繁殖,后代大多由种子萌发生成。
而在过去的年代里,由人工专门培育的品种少。
所以,当茶树延续了三、四代,上十代过后,本身就会发生让人惊讶的变化。
早芽种的,晚生种的、个头高的、个头矮的、叶片宽的、叶片窄的,叶色偏白的,芽叶略紫的,完全没有两个是长得一模一样的。
可见,经数百年的自然更迭后,能预料到这些靠有性繁殖出来的品种,已经从基因深处就发生了改变,彻底的变成了和原料完全不一样的新品。
连品种属性都改变,自然不能再叫从前的名字。
但这些靠植物有性繁殖出来的品种,爹妈不清,没法登记上户口本。
久而久之,这些土生土长出来的茶树,就成了没有名字的佚名氏。
茶农们为了区分这些“相见不相识”的茶树,只好统一的称呼它们,叫“菜茶”。
至于“奇种”,则是武夷山人对它们的高大上称呼。
《3》
菜茶,是武夷山最有资历的老品种。
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
其中经过无数年的大浪淘沙后,菜茶里有不少品种被历史的车轮湮没了,再无声音。
认真的从岩茶的族谱里划分,菜茶可以分为两脉。
一脉是无名氏。
一脉是有名有姓的,有幸被茶农发现,经扦插栽培,代代呵护下来的。
由原来土生土长的野孩子,被人精心的呵护进了茶园里,成为了家生子。
历史悠远,扎根已久的武夷菜茶,它们作为原始品种,里面有着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
经过反复的选育,让特定品种获得稳定特征后。
根据品种风格,香型滋味,茶树形态,叶态,叶色,发芽迟早,种植地点等等,给这些品种们安上名字。
称其作金柳条、瓜子金、岭上梅、千里香、向天梅……
这些茶正式上了户口,自然不能再将它们视为无名之辈。
它们又有了新的统称,叫做名丛。
武夷名丛里,如今发展最好,混迹各大山场,遍布在各地茶叶店的,当属肉桂。
但大众对武夷名丛更为熟知的是一个组合——四大名丛。
在麻花的心里,四大名丛堪比是岩茶里的四大天王。
当下版本的四大名丛,由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组成。
铁罗汉的当归药香和醇汤,白鸡冠的草药香,水金龟的梅花香,半天妖的馥郁花香。
各有各的绝招,成为岩茶界常青树般的组合。
《4》
奇种和名丛之间,纠缠很深。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密到不可分。
武夷岩茶的品种,历来是百花齐放的壮观。
但从这几年的市场情况看,除了水仙肉桂大红袍,越来越多刚入门的朋友,分不清岩茶还有这么多的品种了。
去年冬天时,拿一泡大红袍的亲儿子,九龙窠的北斗去招待外省来的老友。
没想到的是,他在喝了这么多年大红袍后,竟然还没听说过有北斗的存在。
忽然间就特别的感慨,这到了现在,和大红袍有千丝万缕血缘关系的北斗,已被列入名丛行列许多年。
但提到武夷名丛的整体影响力,还是远比不过当红的肉桂。
从市面上的“各种肉”来看,品种的变化未免太过单调和乏味。
这对历来以茶树品种多元化著称的茶叶产区而言,树种失传,是件很悲哀的事。
认不出名字的奇种们,消失在了历史烟尘里。
而许多珍贵型的名丛,在市面上极为稀缺,难得一见。
为了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茶树品种,有识之士们在不断的挽救它们。
从已知的名丛的母树上折枝,选出合适的茶地,扦插培育繁殖,以保它们不被失传。
相比挽救有名有姓,能查出来龙去脉的名丛。
挽救奇种的困难度,太大。
要花很多年的时间去等待。
从不知名的奇种里扦插后,要等小苗成熟,看树型,叶形,发芽规律,闻香气,从文献资料记载里,找出类似的记载和介绍。
反复的对比,多方的确认,才能重新确定它的名字。
这段曲折的经历,适用一句名言。
不要等到错过了,才知道珍惜!
《5》
武夷名丛,来自奇种。
但它也有可能,因保护不力,种植面太窄,被人遗忘等种种原因,重新再退回到奇种里。
失去了它的名字,消失在茶界的江湖。
据传,当初的慧苑坑内有上千种茶树,鬼洞更是被称为茶树品种的博物馆。
但今天,它们已经泯然为“奇种”一脉,没有名字传承。
说起来,也是件让人特别可惜的事。
喝武夷岩茶,麻花觉得不同的品种,在山场工艺做的好的情况下,皆有它的特色。
有时候,在喝乏了水仙肉桂后,忽然间换一泡新花样,会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武夷岩茶里的三千弱水,要是长期只取水仙肉桂饮。
那这些落单的奇种和名丛们,未免太可惜。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是太棒了!我一直以为武夷岩茶只有那些常见的名茶呢,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奇种、名丛。我要去研究一下有哪些值得尝试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只盯着肉桂这些大众化的茶叶了,的确,很多奇种、名丛都很有特色,更值得认真品尝。不过,个人喜好不同,还是得自己慢慢寻找到喜欢的呢!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很喜欢喝大红袍,这篇文的介绍让我对武夷岩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来还有这么多隐藏的宝藏啊!下次去茶庄一定要多问问那些奇种、名丛有什么特殊之处。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文章写的有些过于偏重某个观点了,其他大众茶款也是很多人非常喜爱的啊!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就喜欢不同的茶吧?武夷岩茶种类丰富,这个优点就是好!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武夷山可是我心目中永远的神!这篇文让我更想去亲自体验那些奇种、名丛,感受一下它们的味道和韵味。期待下次去武夷山旅行的时候,可以品尝到一些新鲜的茶款!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中提到的很多名字虽然听着很高级,但我对这些奇种、名丛的了解还是比较有限。希望能够多介绍一下它们的具体特点和历史故事,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武夷岩茶的多元魅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注重品饮体验,觉得那些稀有的名丛往往就比普通茶的味道更加丰富多样一些。而且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感觉买来试喝尝一尝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只盯着肉桂"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我一直觉得肉桂就是武夷岩茶的代表,原来还有这么多其他的种类呢!我现在对武夷岩茶充满了好奇心,要去尝试不同的品种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介绍了一些比较罕见的名丛,对于喜欢探索不同滋味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不过,价格高昂也是一大困扰啊!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品尝到这些稀有品种的茶叶。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武夷岩茶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品种和个性鲜明的特点。<br/> 无论是大众化的肉桂还是那些更为罕见的奇种名丛,都有自己的独特韵味。这次的介绍让我更加了解了这片土地上的“茶文化”。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资深茶友,我始终认为品茶首先要注重品质和口感,而不是过度追求珍稀、昂贵。<br/> 那些大众的品种也极具韻味,适合日常生活。文章提到的奇种名丛也值得尝试,但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被假冒伪劣产品欺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品尝不同风格的武夷岩茶,肉桂、水仙和红袍固然经典,但我也渴望探索更别具特色的品种。文章提到的奇种名丛让我充满期待,想要尝试一下它们的独特韵味。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武夷山亲自感受这片土地上的茶文化!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本身偏爱口感浓郁的茶叶,所以对那些名贵罕见的品种挺感兴趣。但感觉文章里有些过度渲染了这种"稀缺性"的概念。<br/>其实好的茶叶在于品质和个人喜好,不一定非要追求那些所谓的奇种名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茶喝在口感和心境上,武夷岩茶的种类丰富确实让人眼花缭乱。 文章提醒我们要跳出熟悉的认知,探索更多品种带来的新体验,很有启发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每个茶友都有自己的品茶喜好,喜欢肉桂、水仙等大众品也完全没有问题。文章倡导我们尝试更多奇种名丛,但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多样的武夷岩茶才能更精彩。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武夷岩茶的了解还比较有限,这次看了文章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些“隐秘”的名丛听起来就很有神秘感。我想以后一定要多去尝试一下这些不同的品种,感受武夷的山清水秀和茶叶的独特魅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很喜欢肉桂、水仙等经典茶款,但看到文章里的介绍,也对那些奇种名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我们可以一次性品尝几款不同类型的武夷岩茶,感受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乐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