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茶文化共分为五个阶段: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780年陆羽着《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清晰地介绍了中华古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小时候人们将茶当作一种仪式,到清朝时期茶馆兴起的繁荣景象,每一段我都印象深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茶 Lover,很有共鸣! 茶文化确实博大精深啊,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式真是千变万化。尤其那段关于唐宋八大家介绍的文字,都让我感觉自己身在那个时代中!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太棒了!我之前只知道茶叶的味道好,没想到它背后还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我现在更加喜欢茶,也想去探索一下中国更多古今文明的瑰宝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对唐朝的茶文化很感兴趣,这篇文章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以茶待客”的概念,在现代社会里依然非常适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有点过于简略,每个阶段的描述比较肤浅。比如宋代的发展,能不能详细讲讲当时的文人雅士如何吟诗作赋与茶的结合?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确实挺好的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的地方,但我觉得现在一些重要的茶文化传承,也应该被更多人关注和理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五个阶段总结有点过于简单化吧?我觉得可以再细分一些,比如明代的“饮茶文化”发展、清代的红茶和绿茶相互影响等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唐朝茶宴让我印象深刻,希望有机会参加一场类似的茶宴体验一下古人品茶的风范。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很客观地介绍了中华古茶文化的各个阶段。它让我更加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同意文章观点,从最早的药用到后来的社交礼仪,茶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现了中国人智慧和精神追求。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更想去了解一下自己家乡那里的茶文化传统,肯定也很值得一探究竟。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不同时期的茶文化特征的分析,而不是仅仅列举历史事件。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时代的茶文化都是独具特色的,文章能很好地概括这其中的变迁和发展趋势,很有深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问一下作者,你认为现在的茶文化和古代有何区别?是不是更加注重实用和享受本身?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个饮品文化,还是一种精神状态及生活方式。这篇文章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五段描述挺好的,但也感觉太表面了,希望能深入探讨每个时期的茶叶品种、冲泡方法等等细节,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历史的烟云!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中华古茶文化的传承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历史研究层面,更应该将其与现代生活文化相结合,发展出更加多元化的茶文化新面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