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曾经外销最多的茶,如今地位大不如前,连茶农自己都不喝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2024-09-06 02:00:05

与此同时,《霍山县志》里有一份详细的茶叶产量表,统计了从1949年到1985年37年间安徽霍山各茶叶的产量和产值,其中黄大茶干毛茶的产量最高峰产量1100多吨,而红茶,炒青绿茶的产量最高仅有600多吨和900多吨,和1100多吨的黄大茶相比,还差几百吨。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黄大茶在安徽历史上的辉煌地位。透过图表我们也不难看出,黄大茶的产量也在走低。曾经畅销山东,山西,天津,湖北等地的黄大茶逐渐走向了下坡路,直至今天,甚至安徽霍山本地的茶农也不再饮用黄大茶了,这是何故呢?

首先黄大茶属于粗茶类别,过去人们的生活条件简朴,生活品质不高,特别是农民经济基础薄弱,所以没有条件饮用品质更好的茶叶,就如同县志里记载的那样,好的茶叶,特别是芽茶基本都是贡品。因此过去黄大茶的销量好,产量自然就高。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茶叶品质的需求自然也水涨船高,曾经归属于粗茶类别的黄大茶逐渐不满足人们的饮用需求,因此需求量逐渐下降,地位越来越低。

其次,解放后,安徽茶叶的重心发生了改变,以安徽霍山为例,过去主要发展黄大茶,解放后开始发展红茶,炒青绿茶,后又恢复创制霍山黄芽,特别是霍山黄芽恢复创制成功以后,深受茶客的喜爱,因此霍山黄芽的产量和地位迅速崛起,而黄大茶的产量和地位随之下降。

第三,黄大茶的口感并不适合于今天的很多茶客,特别是安徽霍山本地的茶农,饮用黄大茶的也非常少,主要原因在于黄大茶有一股焦香味,同霍山黄芽那般鲜爽的口感相比,很多人不习惯或者说不喜欢这种口感,试问连霍山本地的茶农都不爱喝这种茶,又谈什么大力发展黄大茶的产业呢?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茶农来说,加工制作黄大茶的利润要远远低于霍山黄芽的利润,在一切朝钱看的今天,试问有多少人愿意从事黄大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呢?特别是采摘黄大茶的季节温度较高,对于茶农来说一天收益可能还不到30元,这远远没有外出打工挣得多,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黄大茶也很难激发茶农的采摘和加工的兴趣。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