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你应该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这3个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来源: 小编
发布时间:2024-07-06 13:25:06

最近,听说一个重要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出台了,并发出通知,要求各方认真贯彻落实。

这份文件是在2017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发布的,意义特别重大,因为春节本身就是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这个节日里强调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当然是很有意思的!

2016年1月26日上午春节联欢会,现场图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山平注意到,这份文件是多年来我们党第一次系统阐述党中央、国务院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态度、举措、方法、途径,里面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值得全国各部门、各行业的干部群众深入了解。今天,南山平站在一个国学行业教师的角度,特别关注传统文化主要内容的界定!文件中,有一部分提到了传统文化的内容,涉及三点,如下(下面加粗文字是中央文件原文,特此解释):

1.核心思想和概念。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身立命、平天下、尊时守位、知不变、变通、开天辟地、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形成的改旧立新、与时俱进、踏实实做人、惠民生、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基本思想理念,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示,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大力弘扬重仁、重民、守诚信、尊重正义、崇尚和谐、谋求天下太平的核心思想理念。

【编者认为:所谓尊重时代,就是我们常说的与时俱进,即适应进而引领历史形势和时代潮流。《易经》云:“该停则停,该动则动,动静莫失其时,道自光明。”(《易传·根卦》)。所谓守位,就是按照自己的地位、地位、身份、职权去生活、去工作。中国古代对此有很多论述,如:“位正则正。”(《公孙龙子·名实论》)“圣人之大宝,位也。守位,谓之仁。”(《易传·系辞下》)“安位,正身。”(《诗经·小雅·小明》)。

《天工开物》插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开物成事,出自《易经》:“孔子说:《易经》之所为也?《易经》之所为,开物成事,取天下之道,如此而已!”南怀瑾解释道,孔子认为《易经》之学问,就是“开物”,开天辟地万事万物——天文地理人事,看得见的光明面,看不见的黑暗面,看得见的世界万物等等,这就是“开物”;“成事”,成天下万事万物,要想成事,必须真正读懂《易经》,才能真正成事;换言之,“开物”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找到物质世界的根源;“成事”就是找到生命的根本规律。剩下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小编的文章,我会围绕这个文件做一些经验解读和推送。 】

传统文化的内容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_传统文化内容摘抄

2.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规范,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尽心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尊德向善、效法贤能的社会风尚,孝、忠、礼、义、廉、耻的荣辱观等,体现着判断是非对错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奉献奉献、济困扶危、勇敢孝顺、爱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

【编者观点:中华传统美德到底包括什么?这个很值得研究!德育专家有不同论述;历代圣贤对美德做过很多细致的区分和论述。文献虽然是列举而非详尽,也不是那种内涵加外延的专业概念定义方法,但至少让我们明白责任意识、爱国主义、社会风俗、荣辱观、价值标准、行为模式等规范都是值得提倡的;而后面提到的20个字“自强、奉献、济贫、勇敢、孝道、爱老爱亲”,这些分别涉及到如何对待事业、对待社区、对待他人的一些有益理念,值得研究!】

孝敬老人,图片来源于网络

3.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多元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合共生的处世之道,以文育人的思想,形神兼备、景物情调相融的审美追求,俭朴克己、中庸平和的生活哲学,是中华民族思想风俗、生活方式、情感方式的集中体现,滋养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学艺术、科技人文,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向善向上的思想文化内容。

《文学作为承载的路径》图书图片,图片来自网络

【编者观点:中国人文精神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这里提到的处世之道、教育理念、审美追求、人生哲学,都值得我们去体会和探索!】

(今天是猴年最后一天,天知道南山平在猴年里经历了多少艰辛,才有机会写下此文;但天知道我有多幸运,能通过此文与大家交流,感谢缘分!期待大家的点赞、关注与批评!)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