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师谈茶】浅谈五峰茶的历史文化研究茶历史文化讲解

来源: 小编
发布时间:2024-07-18 20:17:31

也就是说,从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历史的深度其实决定了文化的广度,如果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一红工夫茶的起源与发展上,其实就抛弃了更多的茶文化内容,这不仅让五峰的茶文化愈发单薄,也舍弃了更多的茶史空间,变得狭隘而局促。

最近受五峰茶业协会邀请,来此交流学习,感触颇多。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来五峰,但已经记不清去过多少次了。今年初,我曾去过五峰一次,参观了宜红茶道。但每次去,感受都不一样,尤其是对五峰茶的了解,每次总有不一样的收获。

这次离开五峰之后,总想写点什么,一来不辜负陈秘书长的信任,二来也感谢周主席对我目前事业的肯定。最后,在路上,突然想到五峰茶的历史文化研究视角,应该换换了。

这是我多年来研究茶文化的一个方法,就是在某一方面遇到瓶颈的时候,学会用延伸历史时间、拓宽地理空间的眼光来看问题,当然这个方法不一定正确。

例如在五峰茶的历史文化研究中,无论是五峰县内还是县外,重点研究的都是宜红工夫茶的历史文化,或者以菜花毛尖等茶为参照来研究五峰的茶文化,显然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我们用现在的地域观念去思考茶产业的历史文化发展;二是,历史视角的不清晰,造成了取舍的困难。

换言之,我们必须站在一定的历史时间,或者一定的空间位置去解读五峰的茶文化,才能实现五峰茶产业当下的文化叙事。这不仅是五峰面临的困境,也是当下很多茶区历史文化叙事的困境。

其实,我个人认为,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我们往往应该抛开当下的地域概念,或者不要将当下地域套用到历史地域,而应该从历史地域的角度去探究茶文化的发展形态,这样反而可能会得到更有价值的线索。

下面我将以我个人对五峰历史区的考察,来看其茶文化的形态,并对比各个历史阶段所体现的茶文化内容,以解决目前五峰文化的叙事难题。

在史前社会,五峰毫无疑问是属于神农文化和炎帝文化的范畴,这一点无需太深究,其实就中国古代文明而言,无论多么混乱,神农和烈山的活动地点在长江中游这一观点是比较受大众认可的,是三峡相对向外辐射的区域。

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初期,五峰县的文化类型毫无疑问地选择在巴、楚、雍三种文化形态中。无论是雍、巴、楚,其地域文化形态归属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所不同。但若论其文化主体,与鹤峰等地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都属于雍巴文化。

但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这里应该属于楚国的版图,当然它的主体文化也未必和楚国一样,我甚至怀疑直到宋代,它继承了更多的雍巴文化。

战国末期,秦灭楚后,将楚国的乾隆郡与吴郡合并为新的乾隆郡,郡治在原吴郡,辖湘西及毗邻的川、桂地区,不包括沅陵、常德。西汉时,改乾隆郡为武陵郡,辖常德、沅陵两地。因此,此时的五峰在秦朝时属乾隆郡,西汉以后属武陵郡。

三国时期,五峰县今辖区先属蜀,后属吴,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属晋,后来除短暂时期属北周外,大部分时间属南朝,直至隋朝统一。

唐代,玄宗开元以前,只有山南道,开元以后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此时五峰县的地理归属比较复杂,以五峰故县城为界,渔阳关(旧称渔阳寨)一带属夏州,属山南东道;五峰故县城以西属石州,属乾中道。

五代十国时期,仍受唐朝影响,今渔阳关一带大半属南平国(又称北楚、荆南),五峰县以西则属后蜀。因政局变化太快,无法作详细分析,但后来全境属南唐。

北宋时,五峰县渔阳关一带属镜湖北道峡州,旧县城以西属夔州道石州。南宋虽然只控制了半壁江山,但当时五峰的地理位置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分为两部分:县城以东属峡州,县城以西属石州,分属镜湖北道和夔州道。

至元代,五峰仍分为东西两部分,渔阳寨东部属河南江北行省夏州,西部属四川行省施州,即荣美土司前身黄沙寨前胡所在地。

因此,自元朝荣美土司设立至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五峰县西部大部分地区均属荣美土司管辖。改土归流后,荣美土司辖下的五峰、水金、石良、长茂关等土司与湖南石门县部分地区及湖北长阳、益都、松滋等县合并为长乐县,1914年改称五峰县,其县域才基本稳定,形成了现在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域。

通过简单梳理五峰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辖区,我们可以大致概括出其文化地域性,即五峰县古代文化以雍巴文化为基础,以巴楚文化为内容,承袭了夏州、石州地域文化,应为中国茶树、饮茶文化的源头。同时,在元代以后直至土司制度改革,其茶文化应归类为荣美土司茶文化。

茶历史文化讲解_茶历史和文化_茶历史文化英语介绍

由此来看,明清以前五峰的茶文化应以峡州茶、石州茶为主体、以文化形态为主,属于贡茶区、名茶产区。明清时期,其茶文化应归于侗族茶文化、湘潭茶文化,是明清时期容美贡茶的茶叶起源地,也是宜红茶的发源地之一。

五峰县茶文化的研究,要从历史的深度和地域的广度来看待,应该说从土地制度改革前的县域形成来看,应该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包容了容美茶文化的主流元素,而渔阳关地区的茶文化也继承了峡州茶的文化传统。

因此,我们可以将五峰茶文化划分为两个区域,以渔阳关为中心的区域,也就是古渔阳寨的范围,可以定位为夏州茶文化区;而其西侧,属于昔日荣美土司的地区,可以定位为施州茶文化区,或可称为荣美茶文化区。

这样的文化划分,不仅可以丰富五峰茶文化的内容,也更容易形成具有地标属性的茶类,从而使得其茶叶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不容易造成叙事混乱和文化表达的困难。

五峰如今的名茶采花毛尖的文化叙事,不可能早于民国初年,因为即便是最早的信阳毛尖,也就是现在的毛尖茶,也只能追溯到清末民国初年,所以其品牌叙事无法充分、有代表性地表达五峰县的茶叶历史文化。

同样,宜都红茶的起源也应结合鹤峰等地的叙述。五峰县的前身长乐县当时虽然已从鹤峰原有区域分离出来,但其茶文化的主要内容仍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因此,从红茶的发展路线上看,鹤峰、五峰、石门必定早于宜都。

当然,宜都的茶文化工作者也不必生气。就茶文化而言,由于五峰县建县较晚,宋代时,兴山、秭归、宜都、远安等地是夏州的主要产茶地。当时,五峰渔阳关一带属于宜都,而旧县城以西、以南一带则属于石州的茶文化范围。

宜红工夫茶是近代才出现的茶类,无法代表五峰的茶历史文化,也无法代表宜都的茶历史文化,更不能代表鹤峰茶的历史文化,只能说是现代红茶一个品类的起源,只能实现对现代茶历史文化的小范围叙述。

其实,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研究五峰茶的历史文化:

第一,五峰的茶文化适合明代以前的夏州茶、石州茶的历史叙述,完全符合作为中国茶树和饮茶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历史表述;且中国茶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中国乃至世界的饮茶文化起源于巴蜀,先有巴蜀后有蜀,这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明清时期,也就是元朝到改土归流之前,五峰茶可谓与鹤峰茶、石门茶、恩施茶形成了一种文化融合。也就是说,鹤峰茶、石门茶等地的茶文化也是五峰茶的历史文化。这无论从大的地域文化类型,还是小的民族文化发展形态来看,都与其历史特征相一致。

第三,关于宜红工夫茶,五峰县肯定是发源地之一,和鹤峰、石门一样都是核心产区,与1939年以后扩展的其他产区有着本质区别。而且宜红产区的两次扩展都有明确的证据,1930年以前宜红茶产区一般是鹤峰、五峰、石门,直到1930年以后才提到鄂西十九路宜红产区,1950年以后宜红茶区甚至已经扩展到鄂东、湘东。

从茶文化角度研究五峰县的地域历史与文化形态,实际上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思考五峰茶文化的发展,对于研究五峰的茶道、茶俗、茶产品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就是说,从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历史的深度其实决定了文化的广度,如果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一红工夫茶的起源与发展上,其实就抛弃了更多的茶文化内容,这不仅让五峰的茶文化愈发单薄,也舍弃了更多的茶史空间,变得狭隘而局促。

综上所述,其实在当下的茶产业发展中,我们应该站在五峰的角度,纵向挖掘其历史文化,从而横向拓宽其茶文化的内涵,获得更多的灵感,传承发掘更多的文化内容,还原更多的历史名茶,从而丰富五峰县的茶文化,助力五峰茶产业,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的文茶与茶旅融合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摄影师

特别推荐

强烈推荐

视听部分

寻一杯茶,寻一种生活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