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白茶名称由来:探寻其独特魅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16 17:46:43

当然,云南现在也产白茶。不过和福建所产的白茶相比,云南白茶在加工过程中并未经过炭焙烘干,只用阳光直晒干燥,因此更显甜香热情。

白茶与中国皇帝的故事

说到为世人广泛流传、品饮的白茶,就不得不聊聊它与中国古代的一位宋皇的不解之缘。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尤爱嗜茶。他在自己亲著的《大观茶论》中就明确指出:“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可见,白茶就是他的挚爱。因为喜欢郑和进贡的白茶,所以将自己的年号“郑和”赐名于产地。

不过,宋徽宗所说的天下第一白茶曾失传多年,后人一直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其究竟是现在的哪种白茶和今天我们所说的白茶工艺迥异。在这样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倒也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话说回来,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白茶又该如何分级呢?

如何分辨白茶好坏?

首先你要知道名为白茶的不一定就是白茶,比如安吉白茶就属于绿茶一类。其次,需通过望、闻、泡、品四个步骤细细分析。

步骤一:望形色

前文已介绍白茶加工步序简单自然、不炒不揉,因此只要看到叶片有揉捻后卷曲的条索就不是白茶(新工艺白茶除外,新工艺白茶是特地加入了轻度揉捻这项工艺,让茶的内质物更容易释出。这项工艺处理过后的白茶滋味与原有传统工艺制作的白茶有一定区别,因此在白茶的收藏者和制作者间还存在一定争议)。

再看其色。因白茶纯朴的制作工艺,自然的茶色被保留了下来。所以,真正的白茶没有人工色素的干预,茶色自然。如果是老白茶,因陈化的缘故,其颜色会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好的白茶叶芽肥厚、毫毛丰富、匀整洁净又嫩白有光泽。如果叶面泛红泛黑、暗淡无光呈蜡质感,甚至是有其它杂质的质量会被评定为低等级。

步骤二:闻香气

闻一闻茶叶,白茶有清鲜纯正的香气,细闻有花香、豆香等等。老白茶则是药香、枣香等为主。如果香味太过浓烈刺激、有明显的发酵酸香,那显然应该是不对的。

此外,如果闻到香精味、青味、焦糊味、霉味或异杂味,也千万不要购买。

步骤三:泡茶观汤

泡出的白茶(新茶)汤闻起来也是清香淡雅、舒适惬意。如果你闻到的是异常古怪的气味,甚至有不适感,那就需要小心了。

品质上乘的白毫银针冲泡后茶汤颜色较浅,但是香气怡人,茶汤甜美。白牡丹和寿眉泡出来后的茶汤呈杏黄且清澈透亮,而叶底也均匀肥嫩、叶片脉络清晰,茶汤鲜亮。质差的则汤色暗浑泛红,叶底焦硬、颜色暗杂。

步骤四:品滋味

最后酌一口茶汤,若能感受到醇爽鲜香、柔和顺滑,那一定是上等白茶。如果寡淡粗涩甚至味杂刺激,那应是下品。

说了这么多,也要先会泡白茶才能品尝到其中的滋味。

白茶的基本冲泡方法

(以下是用新白茶的冲泡方法举例)

盖碗法

盖碗泡茶不仅是泡茶,还是艺术,是一个非常优雅的方法。不过用盖碗泡茶却也考验水平,总的来说有投茶、润茶、冲泡、出汤四个步骤。

温杯:也就是用沸水汤烫洗碗和盖,一是杀菌洁具,而是有助于投茶后摇香闻香。

投茶:投茶量为盖碗容量的三分之一,根据盖碗大小一般为3g至5g。

摇香:投入茶后,轻摇,温杯所存留的余温则会激发干茶叶的香气。此时便可将碗凑近鼻前,细细品闻其中的香味。

润茶:也称洗茶或醒茶。取用85--90摄氏度的开水,沿着盖碗边沿浸润下茶,并快速出汤弃去不饮。然后等待几秒钟,待茶叶苏醒展开。

冲泡:沿着盖碗边沿缓缓注入85--90摄氏度的开水,直到盖住所有茶叶,一般为八分满。

出汤:注水后待5至10秒便可出汤,按住碗盖及时将汤水倒入公道杯中。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到了时间应毫不犹豫;二是手法,要平、稳、快。

出汤后可将盖子稍微打开,以让茶叶通通氧气,这样后面泡出的茶汤会更好喝。三泡之后水温可以提高。但是新白茶前两泡的水温不宜过高。

壶泡法

用紫砂壶泡白茶,不仅可以品尝茶的美味,还能欣赏茶具的美艺。如果你想体会白茶的醇厚温韵,那更加建议使用紫砂壶。(必须要说明的是,紫砂壶最适合泡有一定储存年限的白茶,新白茶还是用盖碗或者玻璃杯泡为好)

紫砂壶泡白茶的过程与盖碗法如出一辙,只是鉴于紫砂壶的容量,一般建议投茶量为5g至7g。

煮饮法

煮饮白茶是一种特别保健养生的方式,煮茶器具选用铁壶或陶壶皆可。当白茶储存时间超过三年后,可以煮饮。新白茶不适合煮。

煮茶时,可将茶叶直接入冷水慢慢熬煮,也可在水沸后再投茶,然后转小火慢炖3分钟即可出汤,也可先将茶叶置于茶包袋中,再进行煮饮。煮白茶时,5g茶可对应250克以上的水量,水量应该比用壶、杯这些每泡都要把茶汤倒出来的方式多。

内置滤网的专用杯泡法

内置滤网的茶杯被称为茶界的万能茶具,也是懒人茶具或办公室泡茶神器。也就是说,它既是泡茶器,也可将上层部分取出后完成茶叶与水分离的过程,下面的杯子成为品饮杯或分茶用的公道杯。

茶量根据杯子的大小,可投茶3g--5g,把开水注入内杯,快速轻按出水按钮,但在出汤时需按压沥汤按扭或者把滤网取出。

杯泡法

杯泡法非常适合一个人喝白茶的情况,简单方便。

冲泡时一般采用容量为200ml的大玻璃杯,投茶量3g为佳。温杯时最好先用温水,以免过烫而导致玻璃破裂,投下白茶,把85--90度的水(第一泡不要太高温度)缓缓注入杯中,等水温降低后可以喝。

但是每次不要全部喝完,而是在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水时,就应该加入高温热水(90度以上)。这样的冲泡方式,能让茶汤每一泡浓度都不至于差别太大。如果你全部喝完再加水,可能和上一泡的滋味就会有很大差别。

冷泡法

这一冲泡方式是非常简单方便的,很适合出门在外的情况或制作夏日凉茶饮。

冷泡法只需一瓶矿泉水或纯净水,以及少量的新白茶(最好是两年以内的)。

冲泡时取用1g-2g白茶直接放入瓶中的冷水浸泡一个小时即可。如果在出门前就泡上,途中便可随开随饮。多泡点时间也没有关系,味道会更浓。冷泡的滋味清甜可口。在很热的天气带一瓶出去,有助于防止中暑。如果你有茶包袋,把白茶放进去以后捏碎再冷泡,有助于快速泡出滋味。

以上这几种冲泡白茶的方法各有千秋,其泡出的茶汤滋味也各有不同。

各地的茶最适合制作什么茶类,是历史和时间长期自然选择后的结果,所以茶种有“适制性”这个说法。因此用其它地方的茶来制作白茶,口感与风味也会大打折扣。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各个地区会出产不同的茶类,每个茶类亦带有独一无二风味的原因吧。

用户评论

有些人,只适合好奇~

我一直很好奇为啥叫白茶啊,是因为颜色吗?我记得喝白茶的时候颜色挺红的呀!感觉名字和实际情况不太相符,你们觉得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栀

终于找到了解释答案的文章!原来是白毫银针的“白”才起了白茶之名啊,我还以为是因为泡出来的汤色清澈浅白色像牛奶一样呢!以后再喝白茶的时候可以跟朋友讲讲它背后的故事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樱凉

我喜欢白茶的味道,很清淡又养生。不过文章里说的“银针”和“贡眉”我平时不太容易看到,一般都是买普洱的商家,不知道是哪个品牌比较好的? 推荐一下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余笙南吟

文章写的非常好!我已经收藏了,下次在茶馆遇到白茶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要喝什么类型了。现在很多茶店都搞不清自己的茶的名字,希望以后能像文章一样清晰地标明种类和特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面瘫脸

我以前以为白茶和绿茶差不多,现在看来还是有区别的,尤其是关于采摘方法和杀青工艺。我平时喝的是绿茶,下次想尝试一下白茶,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文章说的那样清雅细腻。希望有机会能品尝到正宗的白毫银针!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殇年华

看完文章我觉得自己对白茶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和知识点呢!我平时只知道它健康、养生,没想到还会根据不同的种植环境产生不同的品质差异。我要去多读书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感觉文章说的很专业,但是有些地方太难理解了,我还是不太明白白茶是如何“烘焙”而成的。希望以后能写一些更加通俗易懂的文章,让普通人也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到白茶的知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隔壁阿不都

我觉得白茶还是比较适合年轻人喝的,因为它味道清淡不冲,而且还能缓解压力和焦虑。最近工作有点忙,经常感觉精神压抑,想试试这篇文章推荐的“贡眉”,希望能有一丝放松和慰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山暮雪

文章写的真好啊!我以前也觉得白茶的名字很奇怪,现在明白了它的由来,感觉更加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我会推荐这篇文章给我的朋友,让他们也来学习一下关于白茶的知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我觉得最让人喜欢的就是白茶的那种清雅淡香的味道,每次喝都是一种享受。希望能找到真正优质的白茶品牌,品尝到真正的老生长态的白茶滋味。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玻璃渣子

我觉得文章写的很有特色,尤其是对白茶的分类解释很清楚,像一个百科全书一样。希望以后能写一些其他类型的茶叶知识,我很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故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