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仝《七碗茶歌》:茶碗里的人生,七种感受,三重境界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9 20:35:15

一个困顿失意,却还心系家国天下的人,是种什么心理?网上常看到这样的问题。曾几何时,在古代唐朝,困守穷庐仍惦念天下寒士还是一种令人敬仰钦佩的情怀。中唐后,当诗人们怀念昔日盛世的荣耀,忧时伤世的情绪也会在诗作中强烈流露。在这群诗人中,卢仝是特殊的一位。

卢仝和诗人韩愈、孟郊、贾岛等都有很深的交情,但诗歌对他只是副业。他以茶道立世,和茶圣陆羽齐名,被称为茶仙。在存世不多的诗歌中,他将饮茶的感受与茶对灵魂的升华融入进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那首《七碗茶歌》了。

卢仝,号玉川子,与陆羽齐名,被称为茶仙

一二碗茶下肚,消暑解渴,诗书为伴;茶过三四碗,荡涤心灵,匡扶人间不平;五六七碗下肚,“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茶痴卢仝的眼中,茶满足了他从生理到精神的七重感受,无论是物质、精神还是灵魂,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引他寻寻觅觅,抒发个人苦楚、社会不平、国家没落的苦闷,寻觅通向理想之乡的蓬莱仙岛。一生布衣清茶,为民请命,却未能善终,卢仝令人惋惜。今天,我们回想茶仙一生的历程,重读《七碗茶歌》,是否也能品出不同滋味,体悟昔日茶仙的心境?

一碗两碗:满足解渴需求,借茶消愁

卢仝的《七碗茶歌》,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自己收到好友馈赠的欣喜,这件厚礼在卢仝的心中是雪中送炭,意义非凡。时值元和六年(811年),年近四十的卢仝正赶上洛阳雪灾,房梁将倾,家中要为十余口人生计奔波,柴米油盐告罄,外有债主上门,扬州的祖产也不得不变卖,偏偏这时,自己也大病一场,一时间真有了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感觉。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惨淡光景下,卢仝受到了恩师韩愈和孟简的周济,还从孟简那里得到了一包贡茶,恩情真是贵如黄金,这就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创作背景,人们习惯称它《七碗茶歌》。当卢仝看到茶沫在碗面上飘出白花,在茶碗边上回旋时,心情是激动的。因为“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惊蛰刚过,清明未至,采摘早春茶树抽出的金芽,经历杀青、制饼、焙干,制成的阳羡茶,是皇帝才享用的贡品,所以是”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卢仝《七碗茶歌》全诗

但是,这份厚礼的外在包装并不起眼,“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可谓低调不奢华,简单有内涵。他还自嘲:“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皇族王公们的享受,怎么今天轮到我这个山野乡人啦?对他来说,遍尝人世艰辛之后再品尝一口清明节前的宫廷阳羡茶,真是莫大的满足。

卢仝抱着绝处逢生的心境,道出了茶的第一层需求: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可以解渴、消愁,诠释了卢仝对物质生活的思考,可用一个“愚”字来体现。卢仝性格中憨愚的成分,使他失去了许多做官封爵的机会,宁愿在社会底层,为了生计奔波、挣扎。被誉为伯乐的韩愈曾多次邀请卢仝出山做官,称赞他“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不当宰相之类的大官,不能使吏治清明、百姓安康,卢仝始终觉得做官没什么意思。

这是不是可笑了一点?一家十余人难以糊口,婴儿嗷嗷待哺,卢仝还存着这样的志向?其实,这是他对自身有充分认识的结果。他过惯了高古孤僻、低欲系的生活,在搬到洛阳之前,曾隐居王屋山下的“济源花洞”前,过着为山泉水代言的生活,可以两天不吃饭,但不能一天不喝茶,一住就是十二年。

河南济源王屋山景区

王屋山下,流传着愚公移山的传说,这种精神感染了卢仝,他在诗中自嘲为“愚公”,比起对自身,卢仝更在乎他人的物质生活。在寄给韩愈的诗中,他描写普通百姓的悲惨生活“山人屋中冻欲死”、“冷齑斧破慰老牙”,冬天破屋里的人要冻死,靠吃冻成冰疙瘩的酸菜充饥。在中唐以后那个内有宦官弄权、外有藩镇为祸,国家连年战争,一派衰败颓势的时代背景下,像卢仝这样有高尚济世情怀的有识之士自发地会对国家和百姓的命运产生担忧,希望做个有理想的官,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物欲。

三碗四碗:彰显精神层面功能,如茶一般清澈

饮到三、四碗,卢仝渐渐神清气爽,心思澄明,开始对之前所走道路的反思:“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肠子洗刷干净,肚子里倒还剩下五千言《道德经》,回想这平生走过的崎岖坎坷,一件一件,让它都通过毛孔散了吧!

卢仝在这里,已经开始用了借物抒怀的手法,将茶的功能转到了洗涤心灵的精神层面上。他一直期望一个没有污秽的社会,过于理想主义的他不能理解现实社会中的那些“不平事”。比如,卢仝听说到亦师亦友的韩愈遭逢第三次被贬离开洛阳,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像韩愈这样有文才、有谋略的好人,却不受皇帝重用,“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为什么品行如玉的好人,烈火总是会先烧他?

韩愈,被时人誉为伯乐

从韩愈、孟郊、孟简等好友的为官经历中,卢仝认识到宦海险恶,人事复杂,不是他所能适应,也亲身体验了三十多岁依然报国无门,想想也真惭愧,有点愧对孔门先贤的滋味,这使他在穷理尽性的道路上犹豫和徘徊。当他被现实的高墙碰的头破血流时,又倾向于出世寻求寄托。所以他在诗里写,搜索枯肠,肚子里倒还剩下五千言《道德经》。

卢仝是个直人,非常纯粹,他理解的传统儒家的君子,如茶一般澄澈,毫无杂质,但现实是无论多么坚持操守、洁身自好的人,置身错综复杂的社会都会身陷污泥。他在《直钩吟》中,用垂钓的钓竿比喻,表露自己的心境:“人钩曲,我钩直,哀哉我钩又无食”,“文王已没不复生,直钩之道何时行?”既然现实中直钩无钓,那么换种行世的方式如何呢?

卢仝的彷徨其实是那个时代很多儒生都面临的思想困境。中唐以后,儒释道三教齐发的时代,很多儒生面对已经僵化、教条的儒学经典,抱着怀疑、审视的态度。儒学的地位受到冲击,于是有了韩愈复兴儒学的运动。韩愈在《原道》中说:”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认为老子之德是小仁义,儒与道在很多时候是相绌的。受老师韩愈的影响,卢仝循着求真之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直到中年以后,才开始探寻儒与道相济的部分。《七碗茶歌》的最后,完全体现了这一点。

五六七碗:灵魂层面的升华,但愿人间清风生

草堂内悠悠茶香,一位老者清瘦但仍然精神瞿烁,常伴明灯书卷。现在,他已经连尽了七碗茶,竟喝出了陈年老酒的感觉,有些飘飘然,要醉了:“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伴着习习清风,他仿佛升入云端,找到了人人都向往的乐土蓬莱仙境。他想代表凡间的百姓问问天上神仙:“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他的灵魂又升华了一个层次,希望社会生出一股清风,不再有污浊、压迫。这傻老头还是执着地关心着天下公事。

很多年后,韩愈、孟郊等故人如风中落叶,陆续凋零,卢仝也返回济源老家种茶多年,他居然又践行了当初诗里的心愿:为民请命。公元835年冬,卢仝踏上了去京城长安的路。当时,因为唐朝社会好茶成风,茶税成为朝廷一项重要收入,随着宦官专权愈演愈烈,茶税愈发苛重,并且茶叶专卖,必须为官府制茶,茶农苦不堪言。作为一个多年传播茶文化的老茶农,卢仝特地进京找宰相王涯,反应现实情况。

可是没想到,卢仝刚好赶上了“甘露之变”。唐文宗计划铲除宦官,不料事败反被挟持,宦官利用皇帝操纵神策军把屠刀伸向不明情况的朝臣,李训、王涯等被害,死者达千人,卢仝因为投诉在王涯驿馆中,也未能幸免。清代时,“盖章狂魔”乾隆皇帝在《卢仝烹茶图》御笔留言也印证了卢仝死因,他说:“隐而狂者应无祸,何宿王涯自惹讥”,一个老百姓,你没事跑宰相家里,操那闲心干啥?

卢仝烹茶图

无端屈死,不被理解,再回头去看卢仝《七碗茶歌》最后发出的宏愿,不禁为卢公一哭:他已隐居多年,披上道家的外衣,但割舍不下儒家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价值取向,保留着一介布衣却心系天下的朴素情感,“予命唐天,口食唐土”,我一生在大唐,这是我生活过的故土,现在它虽然衰败了,已没有昔日盛唐时的气象,依然有我的衣食父母。

卢仝的诗,喜欢借物抒怀,最后联系时事。限于时代和专制制度,他所期望的社会并不能实现。他用高昂激烈的笔触讥讽时弊,鞭挞黑暗,但他的认识非黑即白,仅仅只能只能作为一个时代的隐士之言。另外,无论什么样高端的人才,都是统治者的奴仆,只能服务于强权,这是拥有专业特长人才的悲哀。在绝对力量前,探寻真理的道路会异常艰辛,得不到尊严和自由,只会招来耻笑和不解。乾隆皇帝的御笔亲题代表了常见的一种讥讽态度,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的话

小小一碗茶,品味出卢仝布衣一生多少辛酸滋味,又沉淀出多少深沉情怀。他的心愿在那个时代不能实现,却在遥远的现代正变为现实,他这首《七碗茶歌》也伴随着茶文化的传播,悄然走向了世界。相传18世纪中叶,日本高僧柴山元昭痴迷中国茶文化,放弃了他的寺院,挑起竹筒卖起卢仝的茶,名为清风茶,卢仝也被奉为煎茶道的始祖。

不过,卢仝为人怀念称颂,也在于其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有些执着,有些愚直,但能够化作一股清风改变着社会风气。到了今天,正值一个特殊时期,我们看到,有一种精神正在回归,有一种自豪正被重新唤醒。当一位不留姓名的老人捐出毕生积蓄支援武汉,转身离开;当环卫工人拿出相当于20个月的工资捐给一线时,他们朴素的情感都让人心生敬意:每个人,都是国家的普通一分子,国家的兴盛,关乎到每个人的命运。千千万万个分子感受到了这种联系,构成了我们的凝聚力。假如先贤卢仝看到今天的情形,他一定会感到欣慰,在茶歌中所吟唱期盼的遍地”清风生”的社会已然成真。

  

用户评论

执念,爱

这篇文章让我对卢仝的《七碗茶歌》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一杯好茶能带来如此多的感悟。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感觉每一次喝茶都像是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真的很神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亡梦爱人

《七碗茶歌》将每口茶的味道和心境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仿佛每一句话都能勾起人的无限共鸣。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第一次认识到,茶不仅仅是用来解渴的饮品,它居然还能激发人生哲理的思考。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刻不是了i

七种感受、三重境界让我在喝茶时更加专注,似乎每一次品尝都是一次新的旅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忘初心

文章中提到的茶碗里的人生让人感慨万千,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与选择。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赤;焰﹏゛

卢仝的《七碗茶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对生活的深层次探讨,读完后心情格外宁静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别经年

通过这篇文章,我学到了如何在平凡的一杯茶中找到不一样的世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煮酒

每种感受背后都有它独特的解释与故事,读来让人感受到淡淡的诗意和深邃的哲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笔画眉

七道茶歌描绘了从渴求到满足的过程,整个过程中的变化让人深深沉思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阅读《七碗茶歌》后,我开始学会慢下来,在品茶的同时品味生活的小确幸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卢仝笔下的茶仿佛有魔力,每一滴都被赋予了灵魂和情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这篇文章让我理解,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艺术、生活与哲学的融合体。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红颜

《七碗茶歌》中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力量,让人在忙碌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罪歌

卢仝的诗作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饮茶习惯,是不是也该赋予它更多思考价值和感受体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温柔腔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不同的茶叶种类和泡茶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过海棠暮

文章中关于七种感受与三重境界的阐述,让我对于茶文化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视角。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怪咖

在追求好茶的同时,《七碗茶歌》提示我们不要忘记对心灵的滋养和生活的品味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久爱不厌

卢仝笔下的茶道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份生活的艺术,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通过《七碗茶歌》,我们能够看到不同的饮茶体验如何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观。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