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的发展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四大茶道流派
茶道的高尚源于茶的品质
炫耀财富
优雅的茶道,源于茶韵
对于艺术欣赏
禅茶道源于茶之德
旨在冥想并获得启迪
世俗茶道源于茶的品味
享受生活
贵族茶道
从贡茶演变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巨贾、豪门世家,都以权势、金钱,将茶、水、火、器皿等发挥到极致,非常违背人性和理性,目的就是炫耀权势和财富。潮州福建工夫茶起源于明清时期,是贵族茶道,现今越来越流行。
茶虽然是洁净之品,但当其功能被人们认可,并被列为贡品时,最先享用的自然是皇帝和后妃,然后是皇室成员,再然后是达官贵人。古代中国是帝王社会,皇室的好恶对整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影响最大。为了向茶进贡,当时的人们男耕女织,夜不能寐,白天不得休息。茶的灵魂被扭曲,陆羽创办的茶道催生出畸形的贵族茶道。茶被金银装饰,失去了朴素;茶成了欺世之物,不再救世。
贵族茶道的茶客都是达官贵人、富商巨贾、豪门绅士,他们不必善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必须品行高尚、有地位;必须有钱有势、有家产。他们在“细茶、真水、活火、妙器”的茶艺四大要求上,追求“高品质”,用“权”和“钱”来炫耀自己的财富。似乎不这样做,就会破坏“皇权至上”,背叛“金钱至上”。
贵族茶道有很多违背常识和逻辑的地方,但是由于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使这一茶道成为历史悠久的重要流派,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价值。
优雅茶道
古代的“文人”有机会获得名茶、品尝茶香,他们最先养成细腻的茶感,茶助文学思考,他们最先领略到茶的魅力,提炼茶事,创立雅致的茶道,在他们的影响下,各种茶道流派相继形成。可以说,没有古代中国文人,就没有中国茶道。
茶激发文学灵感,产生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等,它们相得益彰,把饮茶上升为一种精神享受,形成了中国茶道。
雅茶道的饮茶者,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以“官”为主,但也包括尚未发迹的文人、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人、青楼歌女、艺坛演员等。饮茶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解渴、消食、提神,而是引导人的精神进入超然境界,从雅茶中领悟一些东西。饮茶者在乎山川、风月、诗文、功名利禄,希望发现一些东西,寄托一些东西,忘却一些东西。“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饮茶的乐趣;二是茶助诗情;三是茶交友;四是茶事精。
正是因为有了文人的参与,茶艺才成为一门艺术,成为一种文化。文人把这种特殊的艺术与文化、修身养性、教化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高雅的茶道。受其影响,又形成了其他几个流派。所以有人说,是中国的“文人”创造了中国茶道,原因就在于此。
禅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之义,利于林木栽培。“茶德”催生了禅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培育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茶道基本属于禅茶道,源于中国,但比中国更胜一筹。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晋书·艺传》记载:敦煌人山道开,不畏寒暑,常取小石子,所服之药有松、桂、蜜之味,所饮之茶唯苏。
明代乐纯《学庵清诗》将居士的“清课”列为“烧香、泡茶、修静、求僧、礼佛、修禅、讲经、做佛事、译经、忏悔、放生……”,而“泡茶”排在第二位,甚至排在“拜佛”、“修禅”之前。足以证明“茶佛一体”的说法千真万确。
世俗茶道
茶既雅,又俗。在世俗社会,茶沾染了官场,沾染了黑道,沾染了金钱,沾染了粉质,沾染了社会,沾染了小气,沾染了家庭。沾染了世俗生活,又怎能不沾染世俗生活呢?这就是源于“茶味”,以“享受生活”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的通俗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清人查维人《廉颇诗话》有诗云:书画棋诗酒花,昔者不可或缺,今七物皆变,为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是平常之物,日常必需品。客人来,泡茶以增进联络;家人共饮,享受天伦之乐。茶带来温暖。茶道已入家庭,讲究随意、自由。茶不一定要精细,适量即可;水不一定要昂贵,方法最重要;器皿不一定要精致,适量即是极品。富贵人家求精致茶事,以炫耀富贵风雅,不足为奇;小康人家不敢攀比,但要循规蹈矩;普通家庭,即使有简陋的茶壶,只要泡得当、喝得好,也能享受茶的乐趣。
花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