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看不见、看不见、摸不着、形而上、自然存在的;“艺”是有形的、表现在外部的,是有形的物体、制度等,是物质的。在茶中,能表现出来的就是艺术,只有艺术才能真正表现出来,道是不能表现出来的。茶艺趋向于科学化;茶道趋向于哲学化。
茶艺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
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管理、饮茶方法,探寻茶业的原理与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全面满足。
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一壶好茶、如何品饮一杯茶的艺术。
科学是一门技术,泡茶的方法千千万万种,但泡出一壶好茶,总有一个公式,一个最佳方法。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总有一条路是最省时、省力、最便捷的,最适合你走的路。这条路,就是茶艺要寻找和探索的宗旨。
如何品茶,是一门哲学,也是一门艺术。品茶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俗话说:茶有味,佛有法,随遇而安。
茶艺的内容包括技艺、礼仪、道教三部分。
(1)工艺:指茶艺与艺术,从研究茶叶的栽培、生产、制作、销售,到如何泡一壶好茶、如何品饮一杯茶,都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当技术达到极致,就成了艺术。
(2)礼法:文化的存在,表现在礼法上。礼法指导茶事的规则,只有有了严格的规则和完善的形式,才能形成茶艺,才能升华茶文化的高度和深度。没有礼法,就好比交通没有规则,大家都胡乱开车,乱成一团,不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当然,规则在全世界并不完全一样,总的原则和方向是一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并不是说没有规则,可以任意妄为,而是说要遵循生存之道和境界,这是礼法的根本精神。
(3)道教: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技艺礼仪运作的起点,也是技艺礼仪运作的最终目的。艺术必须有道教,没有道教就不是艺术,艺术与道教之学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比如“以茶道为圆心,以茶艺为半径,画一个圆就是茶文化。”圆心就是人生的定位,人生的立足点,有了立足点,才能确定方向,选择目标,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才能创造人生的价值,才是人生之道,学茶艺的目的,就是追寻人生之道。圆心就在这里,半径越长,画的范围就越大,茶文化的范围就越大。
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艺,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
因此,茶文化包括行为、形体、思想、制度等,唯有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才能使茶文化完整,茶文化的形而上与形而下,以茶艺相联系,茶道与茶艺的总和,就是茶文化。
“道”是普遍的,因此,茶的精神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但由于物质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大致可以分为红茶文化、绿茶文化和乌龙茶文化。
日本茶道家理仙家曾提倡“一碗茶中蕴含和平”。世界五大宗教的精神都可以融入一碗茶中,这就是“一碗茶中蕴含和平”的根本。儒家的规矩、克制、修身;道家的自然、无为、现世;佛教的和谐、清静、来世;基督教的积极、科学、参与;伊斯兰教的纯洁、绝对、清真。一碗茶可以同时接受和融合五大宗教的内涵和特点。茶文化就是这五种思想的结合。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清真,即外在行为的洁净和内在思想的纯净,既清净又纯净。清净即无争无纷,天下才能平静祥和。这就是“和敬清静”的境界,也就是道。 因此,世界三大茶文化虽然分布于不同的地域、民族、宗教、生活习惯,但却可以融合、交流,基本精神是相同的。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但因为没有经过科学整理,文字不准确,标准不明确,所以缺乏深度和高度,如果不能完善,茶道就无法形成。中国人历来喜欢以茶会友,品茶之后,闲谈无话,大家自以为自己离道不远了,但一曲终了,还是老样子。如此随意的闲谈,怎能道出道意?“道”可以自由表达,但需要“悟”,没有悟到的道,未必是真道。要把道传达给他人,让常人领悟,需要工具、载体和流程,茶艺就是这一部分。
日本茶道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典型,是因为他们的茶中有规矩、有礼仪。中国人从来就不喜欢循规蹈矩,所以现阶段要想完善中国茶文化,首先要强调“艺”,用艺术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艺术完善了,自然就入道了。就连孔子也要等到七十岁才“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普通人,在初期就应该循规蹈矩。所以,学茶艺就是修行茶道,艺术是帮助人入道的工具、载体、过程,同时艺术也是道的形式、呈现。《庄子》中有刽子手杀牛的故事,刽子手杀牛的刀法是艺术,而杀牛无形中就是道,用刀的神奇,在于艺术中的道。
另外,要入道,除了学问之外,还必须有“悟”,所以禅与茶相近,因为禅讲究的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