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芽是叶、茎、花、果的原始体,可分为叶芽和花芽两种。叶芽是发育成枝条的营养芽;花蕾发育成花朵。
叶芽按其位置分为定芽和不定芽。定芽分为顶芽和腋芽。位于枝条顶部的称为顶芽,位于枝条腋间的称为腋芽。生长在茶树干基部的是不定芽,又称潜芽。
顶芽和腋芽是茶叶加工最有价值的部分;不定芽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一旦地上部分被剪掉,不定芽就能萌发新芽,长成新枝,继续生命周期。
茶芽生长的最低日平均温度为10度。随着温度升高,它们的生长和发育加速。
当日平均气温15-20度时,芽叶生长旺盛,此时采收的茶叶品质较高;日平均气温20-30度时,芽叶生长旺盛,但芽叶易衰老。日平均气温低于10度,茶芽停止生长。
营养生长期不再继续展开叶片的芽称为休眠芽,又称“常驻芽”,包括顶芽和侧芽。这是由于外界肥水不平衡、高温、树木营养流失等因素造成的。
通常,每轮茶芽萌发后,都会有一个芽的休息间隙期。在采摘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休眠的芽又重新活跃起来,纷纷展开叶子。但也有当年或当季不能展叶的,或自疏死的,或转成越冬芽的。
立芽
在自然条件下,我国大部分茶区的茶树全年有三个生长期:
第一次,春芽,约3月下旬至5月上旬;
第二次是立夏,大约六月初到七月初;
第三次是秋梢,大约在7月中旬至10月上旬。
用户评论
太有意思了!从来没想过茶树上的芽种类这么丰富,原来除了我们平时喝到的茶叶,还有那么多不同形状和名字的芽啊!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不同芽类型的介绍,比如它们的味道、功效等等。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是刚开始了解茶学的,这篇文章让我对茶树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一直以为“茶”就是一种单一的植物产物,没想到竟然还有那么多分类!真不愧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位资深茶友,我对本文介绍的茶树芽种类有些了解,不过觉得这篇科普文非常清晰易懂,对入门级的朋友还挺实用。特别是对于每个芽的图片和解说,让我更容易理解它们的形态特点。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都是不同种植方法或烘焙工艺酿成的,没想到竟然与不同的“芽”类型有关!这真是太开眼界了!希望以后可以根据芽类型的分类去尝试不同的茶叶,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介绍的比较简单,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茶树芽的爱好者来说可能存在不足。比如缺少对不同芽种类的生长习性、加工技术等方面的详细阐述,以及一些珍稀芽种类的介绍。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芽”也太杂啦!感觉没啥逻辑可说,都是一样的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没有明确的重点,只是简单地列举了各种茶树芽的名字和图片,缺乏更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对于想要了解茶学精义的朋友来说可能有些失望。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对这种知识的整理方式感到很欣赏!希望能看到更多像这样清晰简洁,逻辑严密的科普文章,以便在休闲时间快速学习一些新知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虽然介绍了茶树芽种类,但对每一个“芽”的具体用途、味道特质描述还比较生涩,希望作者能在这方面做更深入的探讨,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芽”的特性和价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很多"芽"都听起来很像古诗词,真是很有韵味!对茶学的兴趣确实是被你篇文章勾起来了,以后我要好好去学习一下茶叶知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经常喝茶,对不同种类茶的基本区别了解,但不知道这“芽”和茶的分类有关。其实这些小细节都很重要,感谢作者把这份文化内涵介绍给大家!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图片清晰,文字易懂,对于小白来说非常友好!不过我想知道这些芽怎么在市场上买到?是有一些专门的商店吗? 还是只能去茶园购买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喝的就是普通红茶,从来没想过还有那么多茶种。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品尝一下不同的茶叶“芽”,感受它们的独特风味!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性,让我对茶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未来学习茶学过程中,这个基础知识就非常重要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也在学习茶学知识,这篇关于茶树芽的文章我读过很多次了,内容很专业,但也比较适合新手入门理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太抽象了!能不能给个更具体的例子?比如哪些茶叶由哪个“芽”制作?这样更容易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不同种类"芽"的介绍比较概括,希望能详细阐述每个"芽"的特点,以及制作工艺和口感上的差异比较。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希望能够看到更多关于不同地区、不同年份茶树芽生长的对比分析,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茶树芽的影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喜欢你写的科普文章,希望能多发一些类似的主题内容,深入探讨茶叶文化背后的故事和知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