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洱海之声:探寻自然与心灵的对话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洱海之声:探寻自然与心灵的对话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我这一次来大理并不容易,肆虐了两个年头的新冠肺炎到了第三年依然猖獗,变异的奥密克戎病毒传染性更强,春节本是旅游大旺季,人们却生怕被感染,呆在家里不敢出远门。我女儿夏天就替我们定了大理洱海边的海景房,我和妻子商定初冬时过去小住两天,不曾料到,到了秋天,一度被抑制的疫情开始反扑,变异的阿尔法、贝塔、德尔塔病毒轮番向人们进攻,防疫形势重又变得严竣起来,我们只好停止了南行的步伐。临近春节,这波疫情还没有偃旗息鼓的意思,一再拖延的海景房无法再次延期,我和妻子商定,决定冒一回风险,逆势南下。
我们住的酒店名叫“白居”,靠在洱海边。每次进出,看到“白居”的招牌,我都在想,老板给酒店起“白居”的名字,绝不会取不要钱白白居住之意,而是因为,大理是白族人最集结的地方,此“白”乃白族此“白”,非“白”吃“白”喝之“白”。二十多年前,这个地方仅仅是一个叫双廊的小渔村,如今,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变成了闻名大理的双廊古镇,可见,人、地兴盛都是时代所造,一切皆由人气决定。我们的房间在最下一层,屋外的阳台就坐落在海水上。白天,海鸥和水鸭在眼面前不停地翻腾、戏水;晚上,海浪伴我们入睡;早晨,海浪又将我们从美梦中催醒,待晨曦褪去夜色,朝霞慢慢将海面上的水雾驱除,一轮红日瞬间将海对面的苍山染红,一副娇艳绝美的山水画便梦幻般地浮现在我眼前……海景房这些年我住过好多,具有如此诗情画意的几乎没有见过。我像喝了一壶上等的美酒,一下子被洱海的晨光醉倒。
这是洱海自然风光迷人的地方,人文景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个,一个是严家大院,一个是崇圣寺三塔。
严家大院位于喜州古镇。喜州古镇是大理的一个重镇,居于大理北部,在南诏国时期曾为军事要冲和云南西北部重要的商贸中心,到了清末民初,喜州更是孕育了严子珍这样,名噪一时的云南首富。据说,上世纪三十年代严子珍的财富就达到二十亿至三十亿美元之多,按当时的汇率换算,可达数百亿,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响当当的超级富豪,否则,云南王龙云,国民政府首脑蒋介石也不会成为他的座上宾。喜州能有今天这么高的旅游价值,与严子珍是分不开的。严家大院就建在喜州核心地段四方街旁,从门外看,这个大院并不起眼,走进雕刻着飞檐翅角的大门,却别有洞天。首先出现的是能够体现白族建筑风格的“三坊一照壁”,墙上的壁画生动洗炼,寓意深刻。进了过庭,便是“四合五天井”大院,一座接着一座,四通八达,迷宫一般,令人眼花缭乱。到了后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栋颇具西欧风格的别墅洋房,院子四周摆满花木盆景,环境幽雅淡静,应是主人严子珍所用。大院内的许多房屋里存放着若干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物品,墙壁上则挂满照片、书画和解说文字,使得严家大院成为一个宣传以“永昌号”为核心的四大商号以及严子珍家族的窗口。喜州人把严子珍当作奇人,其实,只要仔细研究一下他的生平,还是可以把他归结为凡人,为人真诚,心地善良,吃苦耐劳,扎实肯干这些作为一个正常人必须具有的品格严首富一件不少,只不过,他做的比一般人更为出色而已。与普通人有所不同的是,严子珍多了些闯劲和聪慧。闯劲包括不怕风险,敢于挑战困难;聪慧表现在对人的察颜观色,对事的审时度势,善于从长期经营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理论来。在严家大院介绍严子珍的生平事迹中,我就看到严首富说过的这么一句话,很有思想深度,这句话叫做“资金为办事之母,人才为办事之父”。这里的办事对于商人来说,就是经商做生意,在传统父系社会里,父亲无异居于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但母亲作为相夫教子料理家务一方,也绝不可少,严子珍把资金和人才的关系用父亲和母亲作比喻,既形象又精准,这个观点对于当代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依然有用。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一公里的山坡上,同大多数寺庙一样,它也具有漫长的历史,距今1500多年的南诏国时就开始兴建,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更为兴盛,有“佛国”“妙香国”之称,那时的崇圣寺更为红火。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是崇圣寺的五大重器,在佛教界享有盛名,除了三塔外,另外四大重器全都毁于历代战火和自然灾害。
崇圣寺三塔面对苍山应乐峰,东临洱海,距山脚约1500米。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叫千寻塔,当地香众根据它的形状又称为“文笔塔”,塔高69.13米,底坐9.9米,共16级,为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两个小塔比文笔塔矮17米,呈南北拱卫之势,突出主塔同时,小塔自身的庄严并未减弱,远远望去,崇圣寺三塔壮丽而又气派。
游览崇圣寺那天很不巧,我和妻子刚从大雄宝殿出来,瓢泼大雨就从天而降,等了好一会儿,雨才下小,趁这个当口,我俩来到供奉着九位大理国出家国王的高僧殿。九位国王到同一个寺庙出家为僧,这种情况在历史上颇为罕见,殿内的铜制简介牌上告诉游客这九位国王逊位为僧的几种原因。一是正常的世系转换以及非嫡系传承引发王位之争被迫退位;二是在位时间较长,主动禅位;三是权臣专权,频繁废立,被迫逊位。在介绍大理国国王这三种皈依佛门原因以后,紧接着的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段文字如是说:
一场政治斗争结束后,失败者皈依佛门,一心向佛,不事争斗;得势者或高居王位,或操纵权柄,但对失败者都保持风度。大理国300余年,不仅对外亲和,没有向宋王朝发一枪一炮,一兵一卒;内部来说,虽然国王世系变换,大姓专权,妄行废立,却不见血雨腥风,真有点“四方八表,佛力维持”的意味。
我佇立在铜牌前,久久地玩味着最后这段话,文字不长,也很平淡,只是简单地把当时的实际情况作了介绍,但其中所蕴藏的东西却很不一般。印象中,我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是朝廷内的新兴势力用暴力手段推翻原来的统治者,即便在同一朝代中的帝王更替中,只要不是正常继位,都要经历腥风血雨,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的老皇帝选太子、废太子也多有流血牺牲,像大理国这样善待被废国王的情况属于凤毛麟角,大理国能够独树一帜,佛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客观的说,人类社会的进步无法避免暴力和战争,但和平、和谐、和美却应该是人类社会的永远的主旋律和永恒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三家都有这个共同理想,佛家更突出一些。
我正在沉思着,身旁的妻子有些着急了,催我抓紧回去,我恋恋不舍地离开高僧殿,并走边向妻子叙说着心头的感想。
回到白居海景房,我稍事休息,便拿起平板电脑,搜索着与严家大院和崇圣寺有关的资料,发现里面有许多深层次的东西,越往深处研究越觉得大理的人文底蕴深厚。
夜深了,躺在床上,我许久睡不着,房屋外,海浪发出哗哗的响声,我忽然想到,身旁的洱海已经有数千年历史,大理城内外所发生的一切它都见过,这阵阵海浪一定是在向我诉说着它的见闻和感受。
用户评论
真的感受到文章里洱海的宁静与神秘了,我曾经去云南旅游的时候,也曾坐在湖边享受过这美妙的夕阳。洱海就是一座让人沉醉的美景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感受太能理解了,每次来到洱海身边,我的精神都能得到缓解,仿佛所有的忧愁都会被湖水洗涤干净一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把洱海描绘得像一幅画出来。让人渴望亲自去看看这样美妙的地方,感受那宁静与神奇的氛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没亲身经历过洱海的魅力,但从你的文字中能感受到它的独特之美。いつか有机会一定要去体验一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你用“诉说”这个词来形容洱海的声音。很有意境啊,让我感觉这湖水好像真的在悄悄地跟我交流。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洱海的确是一座美丽的地方,但最近几年游玩的人太多,有点喧闹了。希望大家都能怀着尊重的心去感受洱海的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文章里写的有点文艺腔,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很有 feeling 的 , 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它在诉说的是古老的故事。” 真正抓住了心灵的那份敏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洱湖最美的时候是冬天,静谧的湖面映着落日的余晖,景色非常壮观。你写的文章更多是在描述暑假时候热闹的洱海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游记有点平淡,没有深刻的个人情感和思考。我更喜欢作者能够跳出客观描述,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的文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很喜欢洱海,但是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过于理想化,忽略了洱海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环境保护等等,这样写的游记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就住在大树旁边,自然景色陪伴了我成长,也许是我太习惯湖水清澈的山间风景,所以不太能理解文章里对洱海的赞美。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描写洱海的美景让我好向往啊! 希望能有机会去云南旅行,亲身感受到洱海的魅力,感受那片宁静的世界。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把我带回了我的旅行记忆中,那些关于洱海的回忆像是眼前一亮的花朵,美好又让人怀念。洱海真是一处令人沉醉的地方!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有一个梦,就是躺在湖边,听着洱海轻轻荡漾的声音,看着夕阳慢慢落山,感受那份平静和祥和,这就是我对这份宁静的渴望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写得很有感觉啊,特别是你提到“它在诉说的是古老的故事”这句话,真的很能勾起我的联想,让我觉得洱海像是历史长河的见证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写的文章让我更想去寻找那份心灵的宁静。也许我会试着寻找一颗小小的树苗,浇灌它,让它慢慢生长,就像洱海一样,静静的诉说着生命的故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游记把我带回了云南旅行的回忆中,那时候感受到了洱海的宁静和神秘。文章写得真好啊,让我重新想起了那美好的旅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没有去过洱海,但从你的文字里可以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我喜欢这种平静而安宁的感觉,我很想亲身感受这份宁静。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