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晚,中国政府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项目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国内外茶界的热烈讨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是指与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手工制作、饮茶分享等相关的知识、技能和实践。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在数千年的茶文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之无愧地获得这一荣誉。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多代表着国际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并不代表我们目前已经构建了符合当前时代条件的茶文化。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新征程中,茶文化、茶产业、茶技术无疑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建构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中国茶文化,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希望从传统性、本土性、现代性三个视角,分析现代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发展方向和当代问题,进而提出建构现代中国茶文化的路径。
一、中国茶文化的传统性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最早有关茶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史前社会。《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到了汉代,饮茶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王褒《通乐》记载:“烹茶洁器,武阳买茶。”这说明西汉时期茶叶已在市面上销售,茶已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日常用品。晋代以后,饮茶开始不自觉地表达一定的文化内涵。《晋书》记载“扬州穆桓温温婉内敛,宴饮只用七盘茶果。”这反映出当时文人中茶已被认为是节俭的代名词,已经充满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唐代以前,人们的泡茶、冲茶、饮茶之风尚,还停留在自发、无意识的状态,缺乏系统的茶道理论的指导。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道的开始,确立了茶艺、茶道以系统的理论形式存在。《茶经》一经问世,便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推崇,其所提倡的新式饮茶方式也广为流传。唐代冯琰的《冯观录》中就有“楚人陆鸿渐作《茶论》,茶道遂盛,达官贵人皆饮之”的记载。
《茶经》规定了一系列与饮茶相关的标准规范,包括茶叶采摘时间、烹煮方法、饮法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清饮法”。在《茶经》问世之前,古人饮茶几乎都是选择浊饮,也就是将茶叶与其他食材混合。但陆羽认为,将葱姜枣之类东西混入茶中,会掩盖茶的原味。这样的泡茶方式是对茶的亵渎,茶叶必须清饮,才能保留其原味。正如他所说:“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无异于弃水于沟渠。”
宋代饮茶人对泡茶技艺的要求比唐代更高,对茶叶的选、洗、煮方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茶录》中记载:“茶叶须选精,洗净,蒸香,用好火煮,若煮不熟,皆为茶病。”此外,宋代饮茶人还继承了陆羽所提倡的“净饮”。但在具体的制作方法上,与陆羽所提倡的用盐拌茶的冲泡方法不同,宋代人摒弃了用盐冲茶,提倡更为精细的“制茶”方法。苏轼《雪能茶诗集》记载:“唐人泡茶以姜末。……惟中品茶以姜末冲泡,虽好,但不可加盐。” 制茶方法所需的技艺十分严格,所用茶叶多为珍贵的茶尖。此外,分茶时,还会做出各种花纹图案,尽显奢华与精致。这些特点使得宋代的茶文化仅仅成为上层阶级的娱乐手段,与底层劳动人民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经过元代短暂的茶文化低潮,明清时期的茶文化风潮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唐宋时期的精致、奢华,转变为自然、清淡。明太祖朱元璋看到宋代制作“球茶”耗费大量人力,便下诏“停制龙球”,要求以制作更为方便的散茶进贡,以减轻人民负担。文人阶层也效仿皇家,由追求奢华、精致的品茶转向更为朴素的散茶。在泡茶方式上,也由“煮”转向“冲泡”,由追求精致转向追求明清时期的便捷。 据史学家考证,“在散茶颇为盛行的明初,人们饮茶的方式仍以泡茶法为主。明中叶以后,人们多采用泡散茶法。”泡茶法相较于泡茶法,技术门槛较低,冲泡更为方便。因此,明清以后,饮茶不再只是贵族、文人等精英阶层独有的文化,而是被大众普遍接受。这一点从茶馆的数量就可以看出来。清末至民国,茶馆遍布城镇,数量超过前代,茶馆也承担了类似西方国家“咖啡馆”的公共功能。 由于当时信息传播不及时,人们常常在茶馆里互相交换所了解的信息,批评时事问题,谈古论今,以致“地方官绅畏惧流言,不敢妄为”。但与西方“咖啡馆”消费者自我认识的“单纯做人”的平等相比,中国茶馆里的消费者还没有完全脱离对彼此身份地位的考量,在政治领域的讨论中,仍然受到强势集团的制约。政府会对茶馆里讨论的政治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如果发现动摇其统治合法性的言论,就会将说话者和茶馆老板定罪处罚。因此,按照哈贝马斯的区分,茶馆所形成的公共领域只能算是“文学公共领域”,只不过是西方“咖啡馆”式“政治公共领域”的前身。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茶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入发掘中国茶文化的相关史料,在史实中寻找其精髓,加以继承和发展,无疑是现代中国茶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然而,通过中国茶文化的演变,我们也会发现,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茶文化风格往往相差甚远,甚至截然相反。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即我们当下的茶文化建设应该用什么标准去选择传统,或者说当下的中国茶文化建设除了注重传统之外,还应该具备哪些特点?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不能用抽象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概括,而应该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思维去把握具体”,在中国的具体领域中探索这一问题的答案。
参考
[1] 林报:公共治安:本城取缔茶馆之理由及方法(附表)[J].新汉口(汉城市政公报),1930年,第1卷(7):172-176。
[2]蔡翔等.茶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191-192.
[3] 冯艳. 奉仕建文集。 北京:中华书局,2005:51.
[4]鲍克辛.茶馆宣传的理论与实践[J].服务月刊,1941,(6):6-11。
[5]胡长春.明清时期中国茶文化的转型与发展[J].农业考古,2012(05):18-26.
[6]李平等.天地合一茶:中国茶道的儒家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21。
[7]陆羽.茶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7.
[8]王伟.从文化主体视角论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传播[J].农业考古,2022(05):18-26。
[9] 习近平.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致贺信[EB/OL].
[10] 新华社.“中国传统泡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成功申报世界遗产[EB/OL].
[11]曾枣庄,刘琳.全宋文[M].上海:上海字典出版社,2006:269.
[12] 张登本, 孙利军, 王丹. 《神农本草经》的学术贡献——《神农本草经》研究述评(三)[J]. 中华中医杂志, 2010, 28(6): 1130-1134.
[13]庄亚杰,朱超志.基于农业文化资源挖掘的福建茶产业提升策略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5):21-23.
[14][德国].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4-35、41。
[15]皮埃尔·布迪厄:区分:对判断的社会批判(上)[M].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7-18。
[16]皮埃尔·布迪厄,托马斯·瓦康:《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5-1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