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时/哪些是/真讲究

来源: 梅丽
发布时间:2024-02-27 00:58:09

大家好,关于泡茶时/哪些是/真讲究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泡茶时/哪些是/真讲究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昨天,李麻花很兴奋地宣布了一个消息。

她说,最近来买茶的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了。

虽然以前也有,但大部分是孝顺长辈,而非自己喝。

现在的90后,甚至大学还没毕业的00后,都开始了解并接受茶文化了。

这是一种突破,代表着茶文化开始向年轻人传播。

回想以前,很多人都觉得,喝茶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子才喜欢的。

一是因为,年轻人普遍比较浮躁,坐不住,更不可能花大半天时间,在茶桌前喝茶。

二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喝茶很麻烦,讲究一大堆。

比如,某位一直推崇传统文化的明星,前段时间有一段小视频非常火爆。

视频中,他穿着一身短褂,找到了一位名叫“茶仆”的人,一起喝茶。

但不知怎的,村姑陈觉得气氛非常奇怪。

茶仆非常讲究,说是要用心去品味茶,所以喝茶全程都必须沉默,不能说话。

所以,明星和茶仆二人,就跟哑剧电影演员一样,全程装聋作哑。

美其名曰:不说,专注品。

于是,看到这条视频的人,无形之中增加了思想负担。

似乎只要一入茶馆,就不能叽叽喳喳,不能大说八卦,要轻,要精,要柔……

可实际上,我们平时喝茶的氛围,非常热闹。

尤其是喝到好茶时,往往万分激动,七嘴八舌。

反之,闷头喝茶,闭门造车,是造不出什么名堂的。

正所谓,大俗即大雅。

喝茶除了能修身养性,本质上还是一种品饮,更重要的是香气和滋味。

而泡茶,同样应该服务于“茶”。

在一些冲泡的文章和视频下面,村姑陈经常会收到一些评论。

A说:泡茶为什么要用克秤?我从来都是用手抓,随便抓一把就差不多了,不必太讲究。

B说:出汤时间还要读秒?不都是看到泡出颜色了,再出汤吗?

C说:老白茶不用洗茶吗?都是灰尘和细菌,不洗可不敢喝呀。

D说:泡功夫茶,你连茶滤都不用,看起来一点都不专业!

诸如此类的言论,一条又一条。

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对泡茶的认识误会。

有些规矩的确应该讲究,因为有利于茶汤的风味呈现,有些却是“瞎讲究”,可有可无,甚至可能会妨碍茶叶的口感。

首先,是茶水比例。

顾名思义,就是茶叶和水的比例。

比例协调,泡出来的茶汤,才会香清甘活,韵味十足。

一般来说,村姑陈平时喜欢用的盖碗,容量在110毫升左右,也就是传说中的标准盖碗。

泡福鼎白茶和桐木红茶时,通常投5克干茶。

如果泡的是武夷岩茶,则要投8克干茶。

对于一些茶友来说,他们只有在喝泡袋装的茶叶时,才会注意到投茶量。

而当喝散装的茶叶时,为了偷懒,就随手抓一把,放到盖碗里,开始冲泡。

完全没有考虑过,面前的这碗茶叶,是否太浓或者太淡。

如此一来,怎么会好喝呢?

要知道,不同的茶叶,条形有粗有细,有大有小,有完整有比较碎。

所以,只是随手抓,难以控制投茶量,大概率喝到的不是这杯茶最标准的香气和滋味。

在盖碗容量不变的情况下,投茶太多,意味着茶多水少。

那么,泡出来的茶汤,必定是极苦极涩,仿佛用舌头在摩擦粗糙的地板,非常难受。

投茶太少,又会导致茶味极淡,汤水单薄。

可见,不称茶的后果,是大大影响茶汤的口感,进而影响到品饮者对这款茶叶的评价。

所以,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在茶桌上准备一把小克秤。

其次,是出汤时间。

和茶水比例的道理一样,出汤时间,也能改变一款茶的风味。

高手泡茶,向来是分秒必争。

因为好茶内质丰富,最怕闷泡,一闷,就会把它泡得面目全非,苦涩难言。

什么醇厚感、稠滑感、饱满感、浆感,通通都被刺激的苦涩感给掩盖了。

好茶的韵味,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故而,泡好茶,提倡快出水。

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用时7-8秒,快进快出,就足以得到足够的物质浸出量了。

喝起来,不苦不涩,茶香落水,汤水稠滑。

最后,是水温。

合适的水温,可以让一款好茶,展现出令人惊艳的味道。

但反过来,品质再好的茶,没有选对水温,就会变得平庸,甚至难喝。

茶圈中素来流传着一句话,好茶不怕沸水泡。

这是因为,高温能够激发茶叶中各个沸点的香气,让芳香物质充分释放,我们便能闻到丰富变化的香型。

温度不够,则只有中、低沸点的茶香在作用。

相比之下,略显单薄,不够多元化。

当然,那些品质不过关的茶,由于担心在沸水下暴露缺点,才会选择用温水。

降低水温,可以让一款原本不怎么出色的茶叶,变得不那么难喝。

既然有应该讲究的,自然也存在不必要的瞎讲究。

第一,是洗茶。

有些人对洗茶的执着度,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任何茶叶,不洗都不敢喝。

理由是,有农残,有灰尘,有细菌,必须洗洗再喝。

可实际上,洗茶的效果甚微,一泡劣质茶即使再怎么洗,都改变不了品质。

而好茶没必要洗,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本身就干干净净。

况且,茶叶的第一泡,虽然汤色普遍比较淡,但其实已经有内质析出到水里了。

并且,头道茶汤往往还被老茶客视为精华,是宝贝。

若是当成洗茶,直接倒掉,无疑是浪费了好茶中的一部分养分,暴殄天物。

所以,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不建议洗茶。

第二,是使用茶滤。

在过去,茶道六君子是茶桌上必备的工具。

其中之一的茶滤,作用是架在公道杯上,阻止盖碗中的碎茶掉落进公道杯里,影响清澈度和口感。

回归现实后却发现,很多时候都用不上。

条索比较完整的茶叶,只要通过控制盖碗的开口大小,就能尽量阻止碎茶“出逃”。

况且,一点点的碎茶,会沉淀到公道杯底部,并不影响品饮。

而对于有些茶毫丰富的茶类,如白茶,茶滤就显得更鸡肋了,非但没有帮助,还会阻碍一部分白毫,削弱汤水的毫香与鲜爽感。

除非是在泡非常碎的箱底茶,或者撬饼时所产生的碎茶,否则很少使用到茶滤。

第三,是服装。

为了学习茶道,新茶友在服装上花费了不少金钱。

各种款式,各种花纹,各种颜色,为了增加所谓的“氛围感”。

但再漂亮的服装,都不会给茶汤的香气和滋味增色。

反而容易喧宾夺主,把注意力放在泡茶者身上,忽略了一杯茶的本味。

是以,泡茶时穿着的服装,还是以朴素、休闲,便于手部活动的为主。

很多好茶,输在了冲泡上。

明明是一泡产区好工艺正的茶叶,却因为瞎讲究,被泡成汤水淡薄,没有韵味。

对于这种情况,村姑陈十分心痛。

也请各位看官,不要用玩的方式来泡茶。

日常泡茶,不是表演,不要添加太多花里胡哨的动作。

至于服装好不好看,动作优不优雅,有没有翘兰花指……都不是重点。

身外之物,都是浮云。

泡茶其实很简单,也很易学。

沸水冲进去,把茶叶当中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抑制那些不好的物质、苦涩的物质,少一点释放出来。

稠稠的,润润的,鲜甜可口,不苦不涩。

那么,目的就达到了。

大壶泡茶、大杯泡茶、盖碗泡茶,谁才是中秋团圆夜喝岩茶的方式?

天热了,“冷泡茶”和“沸水泡茶”,谁才是喝白茶的最佳方式?

冲泡白茶的3大误区,茶具、泡茶水、泡茶方式,一次性说清楚

泡茶用水怎么选?

泡茶时/哪些是/真讲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泡茶时/哪些是/真讲究、泡茶时/哪些是/真讲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